第三百八十六章春秋笔法又不是只有你们会用-《我的父亲是嘉靖》


    第(3/3)页

    这么一句话,瞬间就让在场的人闭嘴不言了。

    以后在任何场合,几乎所有的读书人,也都不会说三位殿下,不学无术了。

    郑若曾可不想面对裕王的怒火。

    没见到,严嵩的儿子严世蕃有多老实吗?

    榜样的力量真的是无穷大的。

    佩雷拉的翻译很及时。

    一旁早就做好准备的王滶,也静静地听着,只要佩雷拉的话语之中有任何歧义,就得立刻指出来。

    而佩雷拉由于面前也有一位懂得他们语言的人存在,在翻译过去的话语当中,并没有胆子动手脚。

    “赔偿是肯定的,遭了劫难的百姓们,我也深感沉痛,务必让我在澳门建立一所教堂,每日祷告,以祈求这些亡者的原谅。”

    沙勿略的话语,很是明确,转来转去,就是想要在大明建造一所被官府所承认的教堂。

    “原不原谅是已经遭了劫难,死亡了的百姓们的事情,我大明可以送这些刽子手们去见一见这些亡者,是不是很简单?”

    郑若曾心里不爽。

    不想谈赔偿?

    春秋笔法又不是只有你们会用,我们读书人玩剩下的东西,在他面前用出来,实在是可笑得紧。

    既然你们这么喜欢原谅,喜欢祷告,那用得着那么麻烦。

    还要建教堂?

    土地不是财富?

    杀了送下去多简单?

    还能省下一点粮食,简直一石好几鸟。

    郑若曾的话,不但让正在翻译的佩雷拉愣住了,就是王滶也愣住了。

    原来这一句话,还可以这样的反驳回去?

    长见识了。

    真的长见识了。

    只有俞大猷撇了撇嘴,心中暗道:朱载坖论语里的话,把佛祖换成了大明遭了劫难死去的亡者,可真有你的,读书人的嘴皮子就是利索。

    若是他来回答的话,绝对没有这么巧妙。

    ‘怎么了?这句话很难翻译?还是又有问题?’

    沙勿略的眼神之中,再次询问了过来。

    佩雷拉左右为难。

    之前就已经提醒过沙勿略先生,不要玩弄话术,也不要激怒大明的官员,现在好了。

    他是要一字不落地翻译过去?

    还是说得委婉一点?

    好纠结啊!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