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纵横沿海好几年,怎么就突然出现了这样的一个杀神? 完全没有准备啊! 不是说此人的带领步兵的吗? 海战也打得很出色,完全不应该呀! 沙勿略点了点头。 随即目光就看向了身材魁梧的俞大猷身上。 一个国家的水军有多么的重要,他最清楚不过。 而水军强大与否,也关系到这个国家是不是很强大,因为这一种军种很是特殊,不但要花费高昂的钱财,更要有一整套的配套设施做后勤,才能够纵横无敌。 紧紧跟随着俞大猷出来的就是王滶。 见到此人,佩雷拉万分无奈。 老对手了。 不但在战斗方面,在经商方面也是如此。 两人经常为了一点利益,打斗了好几场都不分胜负。 不过,在见到此人身上穿着的大明官服,心中就明白,大明应该是对他们这些海盗们,并没有抱着很大的恶意。 实际上,是他想得太多了。 此时大明没有清算他们,不过是手中的事情太多,完全顾虑不过来导致的。 不然,哪会有把谈判的事情,放在宁波港? 早就开着舰队打出去了。 堵在葡萄牙人的港口上谈判,才是真的谈判。 “一直以来,都接到了沙勿略先生的传信,说是要来我大明一趟,可是要为了我大明遭受到你们葡萄牙商人们劫难的人,做出一些补偿?” 见到人来齐了之后。 郑若曾再次发言。 这一次,他丢掉了自己的温文尔雅,也丢掉了谦虚这一美德。 他算是看出来了,这些人对他们谦虚没有用。 现在是我大明打了胜仗。 是时候要好处了。 可不能被人恭维几句,就放弃了巨大的利益。 要不然,他就是能够原谅自己,皇上也会给他好看,更重要的是,裕王的那一关难过啊! 儒家本就被太子和两位皇子,在私底下批得一无是处。 在昨年的年底,祭祀的时候。 裕王殿下面对孔子的塑像,还万分不乐意的。 嘀咕着说:有教无类第一个提出来的是柳下惠,一辈子也只得了一个坐怀不乱,孔老二也不过是一个窃道者,有什么好祭祀的。 当时是有人以这个问题,辩论了好长时间呢。 最后,裕王又来了一句:孔夫子在辨经的时候,说不过少正卯,做了官就把人给杀了,这件事情就说明了,解决不了问题,就干掉提出问题的人,而这一传统,已经流传了几千年了都没有过时。 这样的人,做出来的榜样,后来者学了十足,还有啥好说的? 现在若本殿下不是裕王,父亲不是皇帝,是不是也会有人来给本殿下一刀子?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