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宴湖城的城衙比池仇想象中的县衙都不一样,说大不算大,说小也不小,据说以前城衙都在内城,这个城外的衙门最早是为了方便处理流民的相关事务,在城外弄了一个办事处,毕竟这些年宴湖吸引流民,聚集城外的人越来越多,民事纠纷也直线上升,让他们进入内城也有隐患,于是城外的办事处越来越重要,最后城衙几乎完全搬迁过来。 既然是办事处,相关的部门一应俱全,整个大院的治安由巡检官差负责。 城衙堂上,宴湖的官员正济济一堂,此刻宴湖所有的分管官员都到齐了,冬(日ri)祭各项事(情qing),大大小小,多不胜举,今天又是周一,各衙门主事都要碰个头。 宴湖城代胡从安,四旬上下,一(身shēn)儒雅气质,所谓城代,就是代理城主,宴湖城的正印衙主自然归城主所有,但是城主却极少办这具体的事物,随着宴湖城的扩大,城主要办理的主要的还是整个城域的大事。 当然胡从安也算是意气风发了,年纪轻轻做上这个宴湖城代的职位,算是位高了,唯一的缺憾就是权不够重。 河间诸侯的官制非常混乱,各种称呼都有,按照政务、治安、财务、法院、巡检、税收还有新开的锦局,大家分列两排,各自坐定。 城代胡从安的左侧是掌印衙主晏丰收,这名字听起来像是掌印太监,其实不是的,此人才是宴湖城衙的实际掌舵人,他这个衙门叫做通政衙门,掌管宴湖城各领域的全面工作,具有最终决策权、行政指挥权和人事提名任免权。 晏丰收的下侧是司衙孔羲。 接着是主簿晏守成,一袭官服,面白长须。 再下面是主计袁宗林,税司衙门院高登。 城代胡从安右侧是参军晏虎林,推官晏成,巡检晏三科、典狱闫孜湖、锦差杨三儿。 另外还有张驿丞、马政官、税课官、县仓官、路政官在一旁陪坐。 晏丰收是这次会议的核心,宴湖各地实行的是掌印负责制,胡从安不过是上下通达的传信人罢了。 晏虎林坐在晏丰收对面,慢悠悠地啜了一口茶,他们虽然一个姓氏,但都是宴家的庶流而已,分流多年,唯一亲近的只怕就是这个姓氏了。况且他这个参军,不过是巡防营派驻城衙的联络官,城衙的运作一般巡防营不参与,只不过河间诸侯以军为主,他依然坐在右侧尊位。 晏丰收(阴yin)沉着脸,郁郁寡欢的声音道:“晏成,这一个月以来失踪案可有眉目,已经三个月没有进展了,外面已经是群(情qing)鼎沸了。” 孰料晏成冷笑一声道:“大人,这一年的(情qing)况你又不是不知道,咱们宴湖广收流民。况且不久前泗 水大战,北边的流民蜂拥而至,失踪的人数这些(日ri)子与(日ri)俱增,偷窃、抢劫、斗殴、杀人等事件也多了,忙这些都忙不过来呢,失踪怎么查?哪有人手。” 晏成加重语气,(阴yin)阳怪气的道:“这些年来,说是锦局破了不少大案要案,设立锦局确实不错,他们倒是有能力,把一些盗贼、偷窃、狱讼的杂事丢给我们,就算我们破案,这些流民就跑了,想逮捕归案也没人手,其实我们都知道失踪案,就是杀人案,我觉得这部分案件不如移交给锦局办理,我们城衙负责协理如何?怎么你们锦局就来了一个仵作吗?这事还想跟厉锦代好好商议一番呢?” 晏丰收愁眉微微一锁,自从将设立锦局以来,这个推官晏成对案件的推诿愈发严重了,早些(日ri)子就私下停止了失踪案的调查,似乎就等着这部分案件被归为要案,好移交锦局。 他望着杨三儿道:“你家锦代呢?” “城主大人让厉长官限期破获城西连环案,这几(日ri)都在城外。” “怎么就你来。”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