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6章 心动-《娇将》
第(3/3)页
京城虽然有一些听闻了李西隅事迹的官员或者百姓前来凭吊,但终究不似耿州一带。
虽然她的语气淡淡的,但是栗蔚云却能够看出她在说道淮宁王的时候眼中的热切光芒,心下也是了然的。
接连失去两个至亲的人,他隐隐的担心,怕栗蔚云受不住这样的打击。
梅骨算着年纪已过双十,若是想要许个好人家,有淮宁王在,也不是找不到合适般配的,何况还有没老爷夫妇在,自然会帮她张罗的,但是如今还待字闺中,她的心思栗蔚云能懂,淮宁王和梅老爷夫妇自然也明白。
她嗯了声,快两年了,她没有听到关于胥王的任何消息,淮宁王给她写了那么多封信,似乎从未有提到过一次,不知道现在如何,希望他能够过的好吧。
淮宁王在一旁小心的劝慰,良久,栗蔚云才长长的舒了一口气,抬头看着淮宁王一眼,转身朝回走。
淮宁王也顺着窗户朝外面看了眼,暗暗的叹了口气。
淮宁王立即的跟了上去。
她曾经还抱怨二兄偏心,但是二兄说她从小学武,就是爱了父亲和长兄的责罚也没事,睡一觉就好了,但是乐清年纪最小身子骨又弱,要多疼疼。
想着那些在流放的途中客死他乡的族人,她心头便是一阵阵的刺痛。
二兄为人随性洒脱,对她与乐清两个妹妹更是疼爱无比,小时候她们犯了错误,不是挨父亲母亲的训斥就是要挨长兄的训斥,唯独二兄每次都是护着她们,或者是帮着她们一起瞒着父母和长兄。不知道为他们担了多少罪名,尤其是对乐清。
这是李东隅夫妇的坟墓,没有立墓碑的人,但是无论是谁,她心中明白,那个人是相信自己长兄是冤枉的,否则他绝不会让自己的长兄入李家的祖坟。
梅骨拉着她在园子里一边逛着一边介绍后园和说着王府内的一些事情,更多的便是关于淮宁王。
栗蔚云看了眼园,倒是种了不少的梅树,她瞥了眼身旁的梅骨,淡淡的笑了笑。
一路风餐露宿,来到京城的时候,已经是寒冬腊月,京城的天空也飘起了大雪,白茫茫一片,纯净无比。
栗蔚云心中生出一阵怅惘,但她清楚这是无可奈何之事。
栗蔚云低头看了眼怀中的暖炉,淡淡的道了句:“谢谢。”
淮宁王请旨后,将李西隅按照国侯的规制厚葬于李家祖坟,而李乐清则是葬在祖坟旁边的区域,那里安葬的多是无人收骨祭扫的李家家将。
她心情有些郁郁,便举步朝王府的园走去,早上听说园的梅开的正艳,她也就去看看,散散心。她自己知道不能够一直这么的消沉下去。
最后淮宁王写了一封信派了一个亲兵送回境安军,而他自己做主让栗蔚云带着李乐清的灵棺一起回京。
梅骨伸手拉着她,温柔的笑道:“这些日子我不便去打扰你,今日表哥不在府中,我本想着携你出来赏梅散心的,去你院子的时候你还在休息,料想你是这段时间疲惫,所以就没有扰你休息。你现在过来正好,与我一起逛逛这园子。”
她清楚乐清对于二兄的感情,在他们兄妹四人中,长兄身为将军府的嫡长子,即便是回到了京城,也是很忙,加之长兄平日内严肃一些,很少与他们玩笑。
栗蔚云礼貌的笑了笑,她刚刚醒来的时候的确听侍女说道了梅骨过去,只吩咐好好的伺候,便离开了。
“梅姑娘很喜欢梅呢?”
梅骨伸手折了一节梅枝笑道:“其实对于梅我倒是没有特别的喜欢,只是喜欢梅的品性,父亲当年为我取名也正是寄托这样的心思。”
栗蔚云笑着点点头,梅家被流放虞县十年,梅骨能够坚强的活着,也的确是对得起父亲的寄托。
此时听到了假山后面有孩子的嬉笑声,紧接着便跑出来一个八九岁的男孩,栗蔚云一眼认出来正是梅慎之子梅松。
(本章完)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