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朱载坖很怀疑,大明的军队,对外作战的时候,朝廷还能够拿出多少银子。 目前来看,朝廷的税收很多。 可要花钱的地方也很多,并且还是那种,暂时看不到收益的基础建设。 百姓们的口袋里,渐渐地有钱了,朝廷就会陷入无钱可用的境地,这就是没有外来交易的困境。 内部循环,总是需要一方付出,另一方虚弱。 好在,一同跟着虚弱下去的,还有各个官员士绅们。 对于见到了做生意能够赚到,种地几十年都赚不到的钱财,又怎么可能放弃这么好的时机? 于是都不再去关注土地的多寡,反而把目光放在了新兴的工业上。 有人赚钱,就有人亏本。 这一点,任何时代任何人都不可避免。 “听说父皇要开海禁,是不是真的?” 朱载坖就知道,自己的姐姐朱寿媖来此,肯定不是只为了吃一口好吃的。 皇宫里面现在什么没有? “是真的?怎么大姐想要出海?” “怎么?不可以?” 朱寿媖终于吃完了手里的冰激凌,躺着伸了个懒腰,也就在裕王府,她才会不用去端着架子,时刻注意着自己的长公主形象。 也不用去听别人说她要注意皇家礼仪。 “算了,给你说个实话吧,不只是我想要出海,父皇后宫里的那些嫔妃们,也想要出海,维持善事的银子,总不能一直都靠着别人捐款吧?自己也得赚一点,才显得不是那么的太过依赖别人。” 朱寿媖的话,让朱载坖瞬间明白了,绍兴府为何去了三位皇后。 除了他母亲康妃之外,王贵妃和卢靖妃两人,还能说是为了自己的儿子出走,想要去求情宽恕一二。 可文贵妃也跟着,就说不过去了。 此人很是低调,可对于做生意,有着自己的见解,在朱载坖开始开办工坊的时候,都派人前来询问过。 只是后来就没有了动静。 但朱载坖明白,在后宫之中,要说有钱,还得是文贵妃。 那么,整件事情就有了另外一个可能。 那就是这件事,肯定是文贵妃发起的,目的就是为了要一个可以出海的名额。 想明白其中的缘由,再次发现,原来后宫之中的嫔妃们,也有着自己的团结一致的利益纠葛。 两方人马,各自展开,全都是为了开海。 仿佛这些人觉得,主要走出去,就赢会赚钱。 “你们呀!” 朱载坖也是无语,绕了这么大的一个圈子,也难为了这些人。 “这么跟你说吧,出海肯定是能赚钱的,但亏本的也会更多,而第一批出海的人,必须是有着很大的实力,这个实力不单指银子,还有面对海盗的威胁等等,说一句是在为王前驱也不为过。”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