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六十三章新东西,引领的是潮流-《我的父亲是嘉靖》


    第(2/3)页

    第一批人手,肯定要最有经验,也最能抗住风险。

    最好能够满载而归,让大明其他翘首以盼的人,看到巨大的利益。

    而从第二批人员的甄别开始,就放宽了一些,接下来还有第三批,第四批,直到不再有人数的限制为止。

    “其实,若真的想要赚钱,其实卖卫生纸,都要比出海赚得多。”

    话糙理不糙。

    现在大明,已经有了五家生产卫生纸的工厂。

    即便如此,依旧是供不应求。

    技术门槛低。

    适应于各个地方。

    取材方便,销量更不用愁。

    只要有几个闲钱的人家,谁不用这个?

    简单方便不说。

    还真的很好用,至于厕筹,早就可以扔掉了。

    那玩意,弄不好就会沾到手上,即便是洗干净了,吃饭的时候,还会很不舒服。

    “你该不会是在骗我吧?”

    朱寿媖狐疑地看着自己的二弟,她最清楚,在三个弟弟当中,只有这个二弟最难以捉摸,也最会坑人。

    往往都是吃亏了之后,坐下来,邀请一群人仔细地琢磨,才会发现吃亏在什么地方。

    偏偏自己吃的这个亏,还觉得是赚了。

    这就很无语。

    所以,在很多时候,明知道是要吃亏,还要凑上来说一句吃亏是福,并且祝自己福如东海,寿比南山。

    当然,这句话,也是朱载坖说出来的。

    他们则认为,很有道理。

    通常,有道理的话,都会被记载在朱载坖论语当中,成为别人茶余饭后的乐子,又或者是人生经验。

    “以你的智慧,我骗得了你吗?”

    朱载坖奇怪地问道。

    而朱寿媖也若有所思地点了点头。

    “那倒也是!”

    随即,朱寿媖有点嫌弃地接着道:“给一个好点的赚钱门道,卫生纸,总觉得不上档次,本公主要是去经营的话,怕是影响不好。”

    外面不知道多少人,想要经营这个。

    却依旧找不到门路。

    不要小看卫生纸的制作办法。

    宣纸可以做出来,草纸也行,就连目前来说最白的白纸,也可以勉强一试。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