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这种事情,嘉靖很难遇到过。 好在他很谨慎,出门的队伍中,都会带着两位大夫,怕的就是在外面,有个急病,却又找不到医术好的。 最后明明是个小病,却因此延误了最好的治疗阶段。 那就很让人欲哭无泪了。 嘉靖有时候就在想,若是武宗正德皇帝,当年身边带着太医的话,落水之后救上来,就立刻医治,或许大明的皇帝,也不会轮到他来做。 说是太医,实际上就是朱载坖医院里的大夫。 嘉靖只给了一个太医的名头,薪资有自己儿子付,他只要坐享其成就好。 宫里的太医,不是没有医术好的。 奈何嘉靖信不过。 只能当成摆设,一直留在宫内,偶尔拉出去还可以给百姓们来一次义诊,也算是一种另类的太医使用方法。 “皇上,臣告退了。” 陆炳也知道,风寒会传染,所以一开始就站得很远。 此时得了嘉靖的命令,才可以回去休息。 等到屋内,再次只有黄锦的时候,嘉靖也不再端着架子了。 舒服地伸了一个懒腰。 “黄大伴,拟旨,召朝中大臣,重建海防四卫······” 嘉靖只需给一个方向。 朝中的大臣们自然会去尽心的完善,而银子,裕王也会出的。 用自己儿子的话来说,这个就叫做宏观调控。 他自己更愿意用,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 是真的千里之外。 当夜。 就有骑兵,八百里加急,冒着风雨快速地往京城而去。 与此同时。 海上的俞大猷战舰,正在进行一场小规模的战斗。 大雨滂沱。 战船颠簸。 此种环境下,更加的考验一队战舰的作战能力。 “失算了,早知道就不应该放罗亮走人。” 大雨之中,李逢时说一句话,就得用尽全身的力气,不然别人就很难听得到。 “一连好几天,都好好的,谁知道,这鬼天气,说变就变。” 俞大猷也是苦恼。 对于天气的变化,他心中也是有着判断的,可到底没有罗亮这个专业的人,推算的准确。 人家靠的是数据,一步步地推导出来的。 而他则是凭借着经验来判断。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