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八十七章到哪都有的产业-《我的父亲是嘉靖》


    第(2/3)页

    明永乐四年十一月八日(1406年12月18日),改青州右卫(一说青州左卫)为天津右卫。(“卫”是明朝的军制,卫下设千户所、百户所,由指挥使统领。每卫士兵足额5600人,兼有屯田守卫之责。)至此天津共设三卫,直隶于后军都督府,卫兵定额16800人,三卫屯庄散在海河以南沿南运河至德州以东地区。

    天津三卫各夫住址、军地、营房,俱永乐二年派定。远在沧州并南皮县等处地方……三卫诸军屯越在沧州、南皮、盐山、庆云而东。

    而到了嘉靖的手中。

    又有了变化。

    天津直接成了一个最靠近京师的县府,如今有着大量的海产品,流入大明的市场。

    还有造船厂,以及大明最强大的一支水军。

    所以,沧州的位置,也就很重要了。

    天津卫,留下了一半的兵力,剩下的另一半,就到了沧州,直接命名为沧州卫。

    隶属兵部卫所军,和九边的边军,又有不同。

    边军对抗的是外敌,而卫所军就是用来平叛的内部军队。

    清晰明了的军队属性,让军队内部,不再有各种扯皮的事件发生。

    在训斥了一顿第一个县城,县衙内的官吏们,迎接的盛大场面,接下来的行程里,都没有哪一个官员,敢冒着丢官,丢脑袋的风险,去做表面文章了。

    所以,在进了沧州县之后。

    除了一位领路的刑科科员之外,就没有了其他人前来迎驾。

    “皇上,前面就是沧州府最好的酒楼,聚贤楼。”

    又见聚贤楼,让嘉靖一阵恍惚,仿佛走了几座桥,突然就回到了京师。

    最好的学院是自己儿子弄出来的,最好的酒楼也是自己的儿子弄出来的,那么大明其他人都在干啥?

    嘉靖都有些怀疑,这些人是不是都很蠢?

    抄着发财都不会。

    他却不知道,并不是任何一个人,都能抄对作业的。

    不管是搏戏楼,还是聚贤楼。

    多少人扑了进去,银子没少花,最后都没有达到理想的效果。

    赚钱肯定是赚钱了。

    可赚的不够多,也是一件很让人无语的事情。

    嘉靖进了聚贤楼,才发现,自己想的差了。

    酒楼和酒楼真的是不同的。

    建造的聚贤楼,使用的是最新的六一神泥的材料,里面的地上,铺的还是瓷砖,看着比他的皇宫都要奢华。

    各种小景,层出不穷。

    里面的店小二,也大多都是女人,穿的衣服,全部都是统一的服饰。

    只需看着,就是一种享受,似乎和他皇宫里的宫女们都差不多。

    “掌柜的,酒楼一天的盈利是多少?”

    瞧着面前的女掌柜,嘉靖认为,自己的儿子,算是把人心给玩绝了。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