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八十七章到哪都有的产业-《我的父亲是嘉靖》
            
            
            
                
    第(1/3)页
    黄锦和陆炳的话,也算不上吹捧。
    照实说,就已经超过了历史上多的皇子们了。
    在史书中,各个皇子和太子之间钩心斗角的时候,皇上的三个儿子却很和睦,也是奇了怪了。
    并且每一个人都有自己所擅长的地方。
    擅长的地方,还没有重合,这就不会有太多的利益矛盾。
    “哈哈!说得不错,朕只需要等着便是。”
    嘉靖眉头舒展。
    在他的下本本上面,写着的许多对于私塾和官塾的改良办法,都没有自己三儿子做得彻底。
    既然如此,也就不用拿出来献丑了。
    反正儿子的功劳,也是他这个做父亲的功劳,分什么彼此?
    那不见外了吗?
    不过,私塾他管不了多少,可官塾让他很是失望。
    大明变革在即,许多的官员们,还没有意识到,到底是怎样的一种变局,依旧在沿用着某些老办法,来处理新出现的事务。
    时间久了,也就成了阻碍大明车轮前进的拦路石。
    嘉靖没有想过,现在就着手解决这一问题。
    他还是要多看,多想。
    然后回到朝堂上,让诸位臣工们都人深刻地认识到,大明将要有怎样的变化,才会在推行新政的时候,不会有太大的阻力。
    “走了,县城的稻香嗅到了,做学问的地方,也都看了一遍,咱们去府衙看看,州府如今有着怎样的变化。”
    嘉靖说得随意,显然心情很是不错。
    在过了几个县城之后,就进入了河间府下辖的沧州县境内。
    西周时,属青州。
    春秋战国时代,为燕、齐、晋、赵等国地。
    秦朝时,属巨鹿郡和洛北郡。汉代,属冀州和幽州。
    三国,属魏国。
    南北朝时,属北魏的瀛州和冀州。
    北魏孝明帝熙平二年(517年),设立沧州,辖浮阳、乐陵和安德三郡。
    隋初废浮阳郡,后分属河间郡、渤海郡和平原郡。
    唐朝贞观元年(627年),属河北道,天宝元年(742年),改沧州置景城郡,治清池县(今河北沧州市东南),辖境相当天津市海河以南,静海县和河北省青县、泊头市以东,东光县及山东省宁津、乐陵、无棣等市县以北地区。乾元元年(758年),复改为沧州。
    北宋,改为景城郡,后废,属河北东路河间府。
    金代置河北东路于河间,辖沧、景(今东光)、寿(今献县)、清(今青县)等州。
    元代,属中书省河间路。
    明代,属北直隶省河间府。明永乐二年十二月九日(1405年1月9日),明廷决定设天津左卫。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