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九章到对的地方去-《我的父亲是嘉靖》
            
            
            
                
    第(3/3)页
    尽管浙江的官员们反应也很快。
    可在印发传单这一块,谁比得上朱载坖弄出来的印刷机械?
    “在来之前,本官可是缠着兵部尚书刘大人很长时间,才想办法,从裕王手中借来了一些印刷工人的。”
    郑若曾在军学院里面,也没有白学。
    许多东西,都是一点就破。
    此时运用来,简直是无往而不利。
    “裕王手中确实有不少的好东西,可惜的是朝廷大都是些酒囊饭袋,明明有那么多的人才,却一个都不会用。”
    想起此事,曾铣就忍不住地破口大骂。
    看得一旁的仇鸾都是眉头大皱。
    被自家将军,一直批评自己,说是要斯文一点,已经是个将官了,就得有将官的样子。
    可事实上。
    曾将军也只会劝说别人。
    自己心头有气了,一样跳脚咒骂朝堂上的那些大臣。
    六部尚书又怎么了?
    做不好事情,还不容许别人说三道四?
    “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以前是没人重视,现在有人重视了,却又因为失去了手艺好的工匠。”
    郑若曾哑然失笑的,摇了摇头道。
    “你也是,把那些尸位素餐的人,说得都像圣人一样,前段时间,不是那个工部尚书郑绅,自己都干不下去,辞官了吗?”
    按照常理,都是要三推三让,才好成全君臣之礼。
    可轮到郑绅的时候。
    说要致仕。
    朝廷上下,立刻就批准了。
    一点颜面都没有给,若不是他手中还有一处马车制造厂专利,怕是在京城居住的银子,都很难凑得出来。
    工部被骗。
    郑绅失去的东西,实在是太多了。
    “郑大人其实就不是做官的人才,辞官了也好,现在正在家里,一门心思地研究机械呢,在这点上,人家也是有成就的。”
    郑若曾的话,很是中肯。
    一个人的才华,放对了地方,才能够发挥出自己的长处。
    不然一坨金子,都会有人认为那是屎。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