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四章琼台志-《我的父亲是嘉靖》
            
            
            
                
    第(2/3)页
    从此往后,他的弟子也不少。
    可顶着人家心学四处吹捧的很多,躬行其道的几乎没有。
    都在想方设法地给自己披上一层名声,好让自己做官更加的方便一些。
    背地里到底怎么回事,也就只有他们自己知道了。
    毕竟,许多时候,有的人认为,天都是可以被欺的。
    “知行合一吗?”
    陈梦雷觉得,自己这几天,沉思的时间,比以前的总和还要多。
    仿佛随着和沈炼的认识,心中的疑惑,也越来越多了起来。
    有的迷惑,他自己就可以在心中找到答案,可更多的则是让人更加的迷惘。
    似乎只要自己一开始思考,就会掉进不可知的陷阱之中。
    不久之后,就到达了琼州府的衙门。
    沈炼他们没有跟随着一起去。
    找了一处歇脚的地方住店。
    等到陈梦雷派人通知之后,已经是第二天了。
    “沈大人看看,琼州志都在此处了。”
    陈梦雷亲自送来了过来,也没有留下。
    锦衣卫办案,还是不要知道得太多为好,而且他还有更加重要的事情要做。
    知道了琼州往后会是大明一个很重要的地方。
    他的内心之中,就有种要大干一场的火热。
    “大哥,找到了。”
    一名锦衣卫兴奋地拿着一本书指着翻开的地方。
    那是一本正德年间的《琼台志》。
    其中记载:“曰占稻。有数种,性耐水。择高田,五六月种,七八月收。有播种六十日熟者谓之‘六十日’,即宋真宗使取种占城,分布江淮诸处者。”
    播种六十天就能收获,已经很了不起了。
    琼州当地的稻谷一直有明显的水稻与旱稻之分。旱稻亦称黎陆稻、山禾或坡泽稻,多种于干旱坡地上。
    还有记载,唐朝时期的中书侍郎李吉甫次子李德裕,被贬赴崖州沿途所见“五月畬田收火米”。
    一些没有流传出去的当地史料中还记载了,琼州曾种植过四十四个旱稻地方品种,其中坡稻十三个、山拦稻三十一个。
    沈炼连忙放下手中的其他书籍,接了过来。
    只见上面记述得很是详细。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