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其实并不需要问明白她的意思。”曹恒说道:“她更想要的,是你给的结果,而不是她告诉你该怎么做。” 明白了曹恒的意思,曹毅微微皱起眉头。 想了一下,他对曹恒说道:“这件事我还真不知道该怎样处置才好,还请皇兄明示。” “商贾收售赃物,已经违犯了法度。”曹恒说道:“你是长安令,该怎么处置,难道还需要来问我?” “我明白了。”虽然擦恒没有明确说出他的意思,曹毅却已经是反应了过来,他应了一声,陪着曹恒往太子府走去。 走在路上,曹毅问曹恒:“听说皇兄去了黄河沿岸,不知那里的情况怎样?” “诸葛孔明还没有着手治理。”曹恒回道:“好在今年风调雨顺,并没有暴雨或者抗旱,否则还真是会有不少的麻烦。” “黄河、淮河向来容易引发灾害。”曹毅说道:“要是能把那两条河流治理妥了,诸葛孔明还真是立下了大功。等他将来返回长安,父皇应该会加以重用。” “这些都是后话。”已经明白曹铄不肯重用诸葛亮的原因,曹恒也不想在这个话题上说的太多。 他随后向曹毅问道:“做了长安令,觉着治理地方容易不容易?” “正因为做了长安令,我才明白皇兄的辛苦。”曹毅回道:“小小长安,我治理起来都是劳心费力,皇兄协助父皇掌管整个天下,无论军务政务都要过问。那么繁重的职责,要是换成我,怕是一天也撑不下来。” “真的换成是你,你一定可以撑下来。”曹恒微微一笑,轻轻拍了一下他的手臂:“事情只有落到头上,才会明白有没有能耐去办。当初请父皇把你放在长安令的位置上,我也曾有过担心。所谓京官难做,你也要知道,长安令虽然只是县令,却要比其他地方的郡守要承担更多的职责。能把长安治理妥了,将来给你个封疆大吏,你也能做的得心应手。” “我能走多远,还看皇兄要我走多远。”曹毅回道:“当初要不是皇兄向父皇举荐,我又怎么可能被封为淮南王,还领了长安令一职。” “虽然是我向父皇举荐,可你也得有些建树才成。”曹恒说道:“要不是你当初跟着我在关外立下战功,父皇也不会那么容易就答应了。”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