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7章 别想闲着!-《北洋新军阀》


    第(2/3)页

    恍惚了下,再看着那个四十上下,一表人才却是陪着笑脸的侍郎,宋献策的脸禁不住板了起来,手指头敲打着桌面上的文件账本,他是阴冷的哼道。

    “这些在辽镇,也不过是三天的工作,辽王给你们七天时间,若是完不成,你对辽王何用?”

    现在可正值乱世,一个没有用的人会是什么下场,那礼部侍郎是忍不住激灵灵的哆嗦了下,一弯腰赶紧把桌子上的文件抱了整整一怀,急促的下了去。

    …………

    也不是毛珏故意要折腾他们,实在是整个朝廷真的已经乱成一锅粥,到了百废待兴的时候了,就拿吏部来说,李自成大军的东进,一步一步的把大明在地方上的统治给连根拔起,毛珏想要统治,驻军的同时必须要不断的向地方重新派遣地方官,把地方统治拿回来,这就需要吏部连轴转,在七天之内至少把个山西河南的地方官名额选调出来。

    这又牵扯到了礼部,毛珏可不要旧日里高高挂在墙上的泥菩萨县令,八股文章做的好不好他管不着,可必须要得精通钱谷,知道怎么收税,怎么丈量土地,遇到官司还得判明白了,就算不通律法人情世故得通顺了,选拔人才向来是礼部的事儿,宋献策这个被科举抛弃的草莽贤者,得想办法把东江学府,阿城学院的模式在国子监复制过来。

    然后就是户部,工部,兵部了!毛珏上任第一件事儿还是修路,辽东的铁路通到哪儿大炮就能指到那儿,李自成虽然溃败了,可他有着流贼大明十多年的先例,毛珏可不想学着崇祯那样,和他打十多年的游击,还有江南,京师陷落这段时间,还有着不少官僚南逃,预计和历史上一样,这几个月,肥嘟嘟的福王朱由崧或许已经在南京六部拥戴下称帝了,就算有个变故,还有潞王朱常润在那儿当着备胎。

    就算是这叔侄俩智商加一块,都没到阿德蕾娜一支高跟鞋那么沉,可毕竟是数千万将近一亿人口的江南,那些统治多年的世家大族也不是好惹的,清朝打了二十多年,到了自己这儿,这战争估计还有得打。

    那么一条从山海关拉出,纵向直通长江,横向从山西向陕西甘肃蔓延的铁道干线就必不可少了。

    现在不缺银子,感谢李自成,不算毛珏自己的巨额财产,国库里,大同城加一块足足有着七千多万两银子,可把人口调度起来,银子的派发,钢材的购买,这些都需要户部工部去制定计划。

    还有刑部,之前的《大明律》在毛珏统治之下肯定是行不通了,仿照东江实行的贸易法与屯垦法,还得结合大明自身的特点刑部虽然不是迫在眉睫,不过也有的忙。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