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5节 实地演示-《网游之帝国崛起中》


    第(2/3)页

    行径直向着箭楼冲去。

    将到箭楼时赵明松开铁滑梁于空中一个漂亮地空翻落在城头上。

    随后张锋和两名御林军依次从绳索上滑行到城头上不过他们可不比赵明拥有乱舞技能又是第一次进行演示落在城头上地时候都有些站立不稳。相信日后加以训练后他们就可以像赵明一样稳稳地落在城头上了。

    参加演示的兵士们无一伤亡全部落在了城头上。随后诸葛亮又提出了第二步演示方案增加同时在绳索上滑行地兵士数量以检验锚钩钉入箭楼后有多大的承重强度。因为在实战中不可能一个一个兵士地向城头滑行在保证兵士落地后不相互挤压和锚钩不脱出的情况下绳索上能够同时滑行的兵士自然是越多越好。

    第二步演示开始前工匠们在绳索的下方用鱼网布置了一道安全网以免锚钩突然脱出兵士们摔落地面而受伤。同时王辉又指派一名工匠盯紧钉在箭楼上的锚钩一旦现有松动迹象立即向这边打旗语停止演示。

    很快第二步演示也圆满结束了。在锚钩松动前绳索上最多可以同时滑行四名兵士。这些兵士每人相隔十余米前一人落在城头上后刚一走开后面的兵士随即也落在城头上刚好达到最理想的时间差。

    ……

    火龙与雷龙的实地演示为日后加以改进提供了非常宝贵的现场资料。在往城内走的路上诸葛亮就向李湛提出了雷龙改进的初步设想主要在替换绳索和加装铁甲这两方面。

    按照诸葛亮的想法锚钩后面接粗麻绳太容易被守城敌军砍断应该接上铁索才行。而铁索由于重量较大在锚钩喷射的过程中会使飞出去的力量减弱直接影响到锚钩钉入箭楼的深度。因此只适合在接近城头的部分替换成铁索。这样一来既可以防止绳索被敌军砍断同时又使绳索的总重量没有太大的增加。

    而表面加装铁甲则是为了防止敌军火攻这一点对于近战的火龙更为迫切。伏龙的结构完全由木材组装对火极为敏感如果敌军使用火箭攻击很容易就会将伏龙烧毁。在伏龙的正面加装铁甲后可以有效地防止敌军的火箭袭击只是这样一来对于伏龙的重量影响较大更加不利于长途行军。

    诸葛亮的这个顾虑不无道理。加装铁甲可以使伏龙的生存机率大为提高可却难在平时的行军上。没有加装铁甲的伏龙尚需要牲畜和人力共同推进一旦加装了铁甲其笨重程度可想而知。

    一直凝眉深思的刘这时接道:

    “我有一个设想早在伏龙刚刚完工时就已经在构画也许可以解决这个问题。”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