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5节 银号-《网游之帝国崛起中》
第(2/3)页
“这些丝线都是从江陵城地华容县过来的通过npc商人转手卖给我们。我在早些时候曾上网站查过目前中国区最大的蚕养殖基地就是华容县全县境内养蚕的村镇已经达到三分之一左右。他们的提制的丝线品质优良价格低廉就算是经过npc商人转手后。价格仍然没有多少浮动。由于我们的服装在刺竹商标的时候也需要丝线。再加上手帕每天大概会消耗丝线五捆左右(1捆丝线1o)。事前我曾考虑过要不要自己引进蚕种和桑树不过在经过多方对比和权衡后又觉得似乎没有这个必要。现在正好你回来了。这件事就由你来定度吧。”
李湛点头随便拿起一卷丝线看了看质量确实不错。可以看得出华容县地村镇在提制丝线这一领域地技术已经非常成熟。自己的村镇如果种桑养蚕费时费力不说而且提制出来的丝线质量必定没有眼前的这些丝线稳定。只要丝线地价格不是太高一天五捆的用量根本用不着兴师动众去鼓弄这些。
放下丝线后二人在屋内又稍坐了一会儿随后走出巧手堂去其它地方巡视。
相比李湛带兵前往中原之前村镇内的整体展有了较大改观。体现得最明显地就是各种民生建筑增多村民由于技能升级工作效率随之增大。粮食、木材、石料、鱼……的产量都比照先前提高了十到二十个百分点。其中粮食的增长是最大的村镇外面的开荒地已经达到八百余亩较之以前。日增产粮量达百分之二十七左右。
在八百余亩农田中有一百亩是试验田。由若妍在一片坑凹地规划出来以租赁的方式交给流浪玩家手下村民耕种村镇以每亩每天三十五单位的标准收取租费耕牛和农用器具免费提供。
这些坑凹地由于地势不平耕作起来有些困难村镇内的村民都不太喜欢在那里开荒。但对于流浪玩家手下村民就不一样了这项举措在他们看来简直就是白得钱一样――既不用担心安全问题(周围有箭塔)又有稳定的吃住提供(村镇向这些临时农夫提供统一的农家小院并在食堂提供免费地三餐)还有耕牛和农具随便使用。一天除去交租外轻轻松松赚得二十铜币以上何乐而不为?
在这样一种思想的支配下流浪玩家手下村民工作起来格外开心并且以自己和炎黄村镇村民享受同等待遇而沾沾自喜(主要体现在住宿上不是其它雇佣村民的木屋而是农家小院)。一百亩试验田
为止已经取得初步成功下一步若妍地设想是把村不利于耕作而又大量空闲的坑洼地带全部划给流浪玩家手下村民耕种。这样一来既可以加强流浪玩家以及手下村民对村镇地依附程度又为村镇增加了大量的粮食来源并且使大量空闲的土地得到最大限度的利用可谓一举多得。
李湛听完若妍的描述对此深表赞同。
二人从农田边转回村镇后正看到李贺和张冲赶着七头耕牛和五匹民马在两名牛马贩子地拥簇下走向船坞。
通过若妍口中得知目前村镇每天都有许多玩家抓来的野牛和野马使训养出来的耕牛已经大大过了村镇内的自用要求。因此若妍吩咐李贺将耕牛分成优良、一般和劣等三个级别其中优良级别全部留给村镇自用一般和劣等耕牛对外出售。由于这些耕牛是用低价野牛训养出来的相对于普通家牛即使把价格压得很低仍然有很大赚头。每天村镇卖出的耕牛数量在五到十头不等牲畜贩子想要买耕牛需要提前三天打招呼并预付订金否则根本排不上号。
和耕牛相同的还有民马。野马经过训养后并不会全部成为战马其中约有三分之一左右更适合拉车驾辕也就是民用马匹。这些民用马匹若妍同样吩咐李贺将他们分成三等其中的中等和劣等对外出售而优良等级的民马留为己用。
二人一边说一边走不知不觉已经来到村镇划分出来的三大区之一的居民区。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