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 李婉顺终究未曾出手。 将少年少女送出,令定松将两人各自送回家宅,右手提灯,孤身立在了院落之中。 道姑站在了女子身后,轻声问她: “为什么不曾下手?” 她追随李婉顺许久,知道那种恨意,是真实存在。 李婉顺神色恍惚,抬头看着那圆月,看着漫天的星斗,脑海当中复又响起了那和仇恨对抗的浩大声音,想起了自己曾经的问题。 为什么爷爷会传位给二叔,而非其他叔叔? 大秦人重视礼法,儒家夫子看中纲常,二叔得位不正,为什么如今却能够令大秦上下一心,唯命是从? 她不知回答,只是似有疲倦,道: “婉儿,带我去看看这月圆中秋罢……” 道姑微怔,微微点头答应下来,一手挽住了李婉顺腰肢,煞气化影,凭之而踏步腾空,瞬息之间,下方的树木,住宅,行人,灯火,逐渐变得渺小,但是这些渺小的东西组合在了一起,却是难以用言语形容出来的浩大。 这便是大秦。 浩浩大秦。 当年的大秦,尚未强盛到了如此的地步,交给自己的父亲,真的能够做到如此地步吗?战火未绝,内外交困,那个一心想着给自己女儿万里红妆相送的父亲,真的能够带领大秦,将那些异族驱逐吗? 当年的父亲,是否也对二叔三叔做过什么? 李婉顺神色越发疲惫,却在心中升起了自嘲之念。 若是今日仍旧战火连绵不绝,未曾将那些异族彻底打服,战火所至之处,死伤何止于一家一室?生在安宁之家,百姓路不拾遗,纵然偏僻之处,也是饱食之家,这等大治之世,若是只杀一人便能遂愿,这究竟是对是错。 而若是只杀一人便能遂愿,舍去了百姓凄苦,有何不能? 看着下方的扶风盛世,李婉顺低低念道。 “王孙公子,富家巨室,莫不登危楼,临轩玩月,琴瑟铿锵,酌酒高歌,以卜竟夕之欢。” “至如铺席之家,亦登小小月台,安排家宴,团围子女,以酬佳节。虽陋巷之人,解农市酒,不肯虚度。此夜天街卖买,直至五鼓,玩月游人,婆婆于市,至烧不绝。” “婉儿,你问我,为何不让你出手吗?” 道姑不解,侧目去看,看到了旁边的那双眸子,看到了眸子里面映照着的万丈红尘。 李婉顺身上繁复衣裳微微拂动,似乎金凰振翅而飞,提灯看着这大秦山河,看着这古今盛世,道: “因为我不止是父亲的女儿。” “我亦是大秦的公主……” 道姑微怔,继而便明白过来。 看向李婉顺的目光之中浮现出些许的怜惜。 彼时太子,她亦听师父提及,好大喜功,暴戾寡恩,非为人主之资,却独得皇上喜爱,当年的天下,尚有可与大秦匹敌的国家,若是现在是当年太子执政,大秦必不可能如此强盛。 当年一事,以数人之死,而令天下得遇明主,走向了大治。 于私有仇,但是却于国有恩。 以一己之力,扭转乾坤,此即为国士无双。 为了私仇而杀国士之子。 这种事情,正因为是大秦的公主,所以,不能做。 李婉顺看着这下面的灯火,低低呢喃: “我亦想在有生之年,得见百姓安居,天下无灾。” “得见这大秦盛世,绵延不绝……” PS:第二更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