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4章 宴湖协律郎-《混迹在五岳大陆》


    第(2/3)页

    宴湖夫人笑眯眯地说道:“是,原本是想让他去沛城,昨日见了他,有些变数,故而未提此事。”

    宴谵好奇的问道:“那夫人打算如何禁锢他?派人将他捉住?”

    宴湖夫人摇摇头,笑道:“那不用,若是此人真的是细作,那就先物尽其用,他既然提出会做花露水的工坊,那就让他去鱼台。”

    “鱼台?”宴谵扶着宴湖夫人:“夫人,这里冷,我们回暖阁再说。”

    宴湖夫人微微偏头,看了身边的宴谵一眼,轻笑一声,道:“多谢官人体恤。”

    宴湖夫人很美丽,带着江南烟雨般的婉约、妩媚,只是弱柳扶风,身子不比以往。

    两人一路走,一路闲谈,这鱼台是宴湖城与沛城之间的一个小城,虽说这宴湖城本就是宴家的领地,但随着宴湖势力扩张,如同一国,这宴谵也就没有啥私产之说了。

    这鱼台一带临湖皆是滩涂草地,这些年城衙办事不利,对流民安置又不上心,效率极低,宴谵夫妇只好绕开城衙安排流民到鱼台一带开垦种田,将它作为流民安置点一直在经营,说的通俗点就是宴谵夫妇的“私庄”,庄中都是两人亲信、家将。

    宴湖夫人打的一手“精妙算盘”,这池仇不是谈及番茄、辣椒嘛,干脆将他调入鱼台私庄里,若是他不肯去,必然有鬼,若是他肯去,将他在那里圈住,既办事,又断了他与外界联系。

    可怜池仇此时还在享受周容的妙嘴,堪称人生巅峰,却不知不觉就被人“流放”了。

    到了东暖阁,宴谵夫妇进了阁中,相关的一系列对池仇的“照顾”之策也都商量的七七八八了。

    宴谵对夫人的提议,简直是举双手双脚的赞成,只是这调令该如何办,颇为头疼。

    池仇此时不过是个记名的流民,私庄都是跟随夫妇二人多年的老人,把他当个农夫调派过去,不符合宴湖夫人的初衷,但若是突然空降一个“领导”,似乎也没有啥意义,毕竟宴谵夫妇都是做实事之人,也非常清楚这名正言顺的重要。

    “不如还是以协律郎的名义派过去,李庄也在鱼台。”宴湖夫

    人提议道。

    这协律郎是个古官名,汉代称协律都尉,武帝以李延年善新声,为之置此官。晋改称协律校尉。北魏以后各朝设有协律郎,掌管音律,属太常寺。唐为正八品上,明为正八品。清在乐部设协律郎,后废。

    太常寺协律郎向来是个虚职,类似于某世的名誉称号,靖康之变之前的古宋时期,这个职位用来掌管宗庙音律,一般都授予一些宗族子弟,只是个八品小官,却足够清贵,最初习俗是给宗室子弟封龙图阁文士的雅号,但后来发现很多宗族子弟连首诗都背不下来,只好作罢。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