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卷 河间风云 第280章 子书先生-《混迹在五岳大陆》


    第(2/3)页

    是买张船票那么简单,走到兖州的时候,子书老先生病(情qing)加重,一家子人滞留兖州,就住在关新老先生家。

    子书雍的小儿媳原是江南大族之女,与宴徐氏认识,宴徐氏得知子书老先生到了兖州,盛(情qing)邀请子书一族定居育林学院,而此时关中迎来了新主人,沙亭人。

    还是游牧部落的沙亭人进驻长安,本不会在意文教之事,天鉴犹怜,沙亭人中有个池仇这样的“先贤”,池仇很想恢复关中的学宫。

    从关新老爷子的密信中得知关中最负盛名的大儒就在宴湖,前前后后请求他回来的书信写了一打有余,奈何当时豫西打仗,子书老先生是想回也回不了,想继续南下江南又舍不得,最终,病死在育林书院。

    临终之际,留下遗言:教育不等人,守孝在心中。

    子书老先生离开之后,族人们一商议,大部分人包括他的大儿子子书蓬、三儿子子书蒲都想回到关中,毕竟那里才是他们的家乡,于是子书蓬先行回到关中探路,池仇当时甚为感动,积极向亭皇引荐。

    子书蓬感受池仇的诚意,在长安安顿下来,修书给族人,其他人也陆陆续续的迁回关中,虽然他们的学识不如子书老先生,但子书家族门生故吏遍关中,在他们的协助下,西亭帝国也笼络了不少关中士子、家族,被视为沙戎的大亭帝国,得以建立起了自己的新学体系,比如西亭大学、西林学院以及嵯峨女院等等。

    池仇迁居延州后,子书蒲还帮忙召集门生组建了延安讲学堂。

    小儿子子书蘅略有心思,他的夫人本就是与宴徐氏相熟的那位江南大族之女,子书蘅在栖霞求学之时认识的,子书夫人与宴徐氏关系良好,他们并没有回关中的打算,而是计划守陵三年,然后迁居江南。

    守孝结束后,子书夫人怀孕了,又耽搁了一年,至此,子书蘅依然在宴湖育林学院任教谕。

    说起来子书蘅无论学识还是背景已经声望都足以当宴湖的司衙,只不过人家一心想去江南,这些年除了守陵、养胎,不求管事。

    只是一次县试的主考官,子书蘅这个面子还是会给宴湖城主的,于是此事就这么愉快的决定了。

    这份议题并不是今(日ri)周会的重点,前后花费了不到十分钟,就结束了。

    “昨夜的事(情qing),诸位已经知道了吧,大家议一议吧。”宴谵坐在主座之上,开口相询。

    山左哨营被人放火之事乃是午夜之后,大部分官吏也是今早出门之时才晓得,具体(情qing)况自然不知,晏丰收作为城衙掌衙:道:“城主,此事到底是刘掌营疏于管理,还是有歹人作恶,我等皆不知,不知有没有火(情qing)汇报

    ?”

    晏三科站出来:“巡检来报,此事乃是有人纵火,纵火之人已经被山左哨营的掌旗晏之安擒获,正在押解回内城。”

    “你何时得的回报?”宴谵问道。

    “就在上(殿diàn)前一刻。”

    “效率(挺ting)快。”宴谵对巡检的速度还是很满意的,作为军中案件,巡检义不容辞,昨夜失火之后,除了山左哨营自查之外,巡检司的也很快赶到,最终在五点左右,捉拿到了藏匿起来的纵火之人。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