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卷 河间风云 第232章 城衙之内(三)-《混迹在五岳大陆》


    第(2/3)页

    于是宴菟儿也曾代表锦局来列席过会议,现在是偷听,也是不成的。

    大家打着哈哈,心照不宣的不再提方才的事情。

    倒是没看出来,宴菟儿平常办案、验尸还有点不细心,没想到这场面上,倒是做的滴水不漏,见众人达成了“共识”,于是想告辞而去。

    池仇和丁飞烟见状,也不好多说什么,是非曲直,也不是他们这些百姓讲两句公道话就能解决的,于是也跟着打算退出会议室。

    “你们走什么!”

    一声惊起震天雷。

    池仇皱了皱眉头,有些不确定的看了眼孔羲,什么情况?“怎么了,有事?”

    “小县主也曾列席过会议,算不得偷听,这两人是怎么回事?掌印大人,偷听城衙会议,乃是重罪,若是不严加惩戒,城衙的颜面何存?”孔羲一脸义愤填膺的表情,在他肥胖的脸上却难以体现出来。

    众官员齐齐一惊,目光唰地一下投向了孔羲,堂上一时鸦雀无声。

    其实城衙和教谕原本也没什么交集,远的不说,太宰赵奇在百年前几乎无限接近统一东陆华唐,当时大梁朝的科举制度也推广到了河间,虽说太宰有心推广“新学”,但栖霞学宫的兴起是太宰过世之后的事情。

    作为世家、诸侯、豪强林立的河间,依然在曲阜学宫的影响下,只在意族中子弟“六艺”的培养,对于“士”的追求,首先在意出身、血统、家族,而非个人能力,大多都是请曲阜学宫的“教习”在族学里培养。

    所谓的“县学”和“乡学”也只收一些落魄、失地的旧勋贵后人为主,外加一些新兴的希望改换门庭的新权贵,收费不菲,关键还不面向普通百姓。

    宴徐氏也曾试图改变这种状况,但教授的东西不同,阻力极大,她也只好另起炉灶建设两个新派学院作为起点。

    在河间其他诸侯城域里,教谕虽不参与政事,但级别待遇极高,因为学

    识较高,除了掌管教育,还一般作为各诸侯的参谋,起码能够列席城主主持的会议。

    而在宴湖,不消说,孔羲这种草包司衙,别说宴徐氏瞧不上,宴谵也懒得理会他,宴谵夫妇二人宁愿自掏腰包在各地建立私学,也不想牵扯学宫教谕这条线。

    自然也就不想跟孔羲一起议事,于是将教谕之事压在了城衙。反正孔羲从来也不关心,宴湖新的领地的乡学建设。他手头管理的县学和乡学多集中在宴湖城周边。

    胡从安平素会议很少发言,大部分发言都是传达宴谵夫妇对孔羲的话,其他城衙官员也很少找孔羲麻烦,毕竟他们的族学都的仰仗学宫安排的教习。能够有好的老师,族中子弟多一些晋升为“士”,是一个家族兴旺延续的基础。

    这样一来孔羲不但不好好反思自己的行为做派,反倒觉得自己在城衙是“精神领袖”“无冕之王”。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