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骓金之乱?颂朝的事情,岭南?再坐的人都是北方人,没人知道到底骓金之乱具体详情。 “门外不是有颂军的嘛?不妨问问?”池仇建议道。 “不妥吧,此事遥不可及,不必再生枝节。”材哥说道。 方才销魂书生话里话外,这确山骑士团目标就是击杀锦差,背后势力的目标就是宴湖官僚机构,此事还是不要让颂人介入的好,小县主一想,也猜到材哥的顾虑,也觉得不让颂人知道为好。 池仇却心中不甘,他只想了解天下大势,上次听同愚那老和尚说是倭人在岭南建立的扶桑国,还有啥南海联盟,都是些什么鬼?池仇好奇心骤起,对比这些案子到底隐藏什么目的,了解这个世界的全貌,对池仇来说似乎更加有趣。 “我去问问!”池仇来了兴致:“放心,我只是闲聊问问,至于赏金令的事情,跟颂人也没啥关系,我不会提的。” 丁飞烟见他要走,正要说他多事。 材哥却道:“让他问吧,这陈家到底还留下两个女娃,说不定在鹿颂还有啥远亲,总归是要托人帮忙寻一寻的。”说完对池仇说道:“别节外生枝。” 这颂军的领头的是个生得好,一道剑眉,英气十足,虽然比起北人,个头要小一点,但常年军旅生涯,气势还是骇人的。 池仇方才与他一同收拾尸首,已经认识,知道他叫黎聃,劈头便问:“黎兄弟,问你件事?” 黎聃站的笔直,答道:“什么事?” “骓金之乱,你可知晓?”说完,就见黎聃神色有异,当下柔声道:“怎么,不方便说?” “怎么突然问起这个?”黎聃音质清冷,像是淬了寒气。 难道还是颂朝隐秘之事吗?池仇愈加好奇:“哦,没啥,只是这庄子的主人遇害了,庄中就剩下两个女童,大家对他们又不甚了解,只晓得是岭南迁来的,就想帮忙打听一下。” “跟骓金之乱有牵扯?”黎聃依然有些防备。 “牵扯到没有,就算再有牵扯也是大人的事情,跟两个女童有啥关系。”池仇叹道,咋个问个八卦都这么复杂? 黎聃想想也是,双目微眯:“骓金之乱都是十几二十年的事情了。” 池仇忍不住想破口大骂,二十年的八卦,你谨慎个屁呀,见黎聃既然开口,于是按捺住不满,侧耳倾听。 原来那南颂与倭人所建的扶桑国相持了百余年,是通过步步为营,在边疆一带设立军镇不断蚕食扶桑国,又通过迁徙流民,罪犯充实边疆,逐步南推,先建福州府,后建建州府,在打败扶桑国大部分诸侯后,才在那一带建福建行省。 福州府设立的早,大部分军镇逐渐裁撤,以前的军户也逐渐成为领民,所领的边军也逐渐成为剿灭扶桑残余的主力亦被称之为镇军。 建州府设立的晚,军镇制度依然存在,新建的边镇因颂朝逐渐强大,流民少了,更多的流放犯是盗贼、小偷、罪臣居多,被称之为边民,而统管边军许多将领都要么是以前福州府的军户边军出身,他们凭借军功早已脱籍,要么是归降的扶桑诸侯,在推进过程中,不服从的扶桑诸侯越来越少,这些镇军将领挟寇自重,甚至养寇自重,建州腹地山区,花了许久也未完全清除扶桑遗毒,尤其是骓金城周边还有不少倭人庄园和诸侯。 建淳七年,骓金倭人内讧,建闽都督府乘乱围剿,几乎平定,没成想颂朝这边也乱了,建闽都督奚践诺虽然行军打仗一流,却治军暴虐,又好奢华,随意驱使当地军民入山采集大木修建自家府邸,边民苦不堪言,叛逃,躲入山林者不计其数。加之又挟寇自重的想法,拒绝了骓金城议和提议,就是为了延长战争时间,最终引起边军造反,让这次围剿功亏一篑,为了掩盖自家的丑事,这次事件依然被称之骓金之乱。 当然,黎聃说的轻描淡写,池仇见多识广,从黎聃言谈的字里行间,自行脑补了一番,大致勾勒出骓金之乱的大概,难怪他支支吾吾,其实涉及到颂朝军制问题。 兴许这陈家的人就是当时趁乱逃回的,不过算算时间也不对呀。毕竟二十年前的事情了,就算陈家的逃跑了,十几年过去,此事也应该尘埃落定,用不着遮遮掩掩,当然也有可能陈家长期居住颂朝,与河间邻居也不亲香,不走动也是正常。 不过金猛与陈家恩怨,居然二十年未解,倒是让人颇为好奇。可惜两边都死了,此事很难八卦。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