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池仇其实也知道,在艾苞儿的院子里做这事,也只是权宜之计,主要还是为了吸收经验,才好确定怎么做。 “那哪里合适?” 张老三走出屋子指着冷泉方向:“应该是那边,溪水的下游,到时候多造几个小灶,那里有水,也可以让做些水轮,用水冷却。” “对对对”池仇拼命点头叫好。 “可是现在那里有没有工坊,只能在这呀。”艾苞儿帮忙开脱道。 “这还不简单,不就是搭个棚子嘛,大壮,你叫二虎、三林他们去砍几棵树,一下午也就造好了,你在那边搭灶,再把方铁叫来,我告诉他该怎么打个铁槽。” 一下子安排了好多事,艾苞儿有些心疼:“要不先吃饭吧。” 张老三哼道:“我吃过了,你们看着办吧。” 池仇笑道:“张叔,人是铁饭是钢,一顿不吃饿得慌,要不你在这里坐一下,我们把那几个人叫过来,我们先吃饭,你顺便讲一讲该怎么造,哪些注意事项,过会吃饱过去,再实地指点一下,行不?” 张老三点点头,这会一屁股坐下。 冉大壮也不犹豫,跑回镇口,喊了几嗓子,方才张老三点名的几个都过来了。 大家聚在一起,七嘴八舌,许多主意也如水一般的出来,许多都出乎池仇意料之外。 下午的时候,冉大壮起了个一次性的小灶,就去冷泉那边了。 铁匠方铁,接了指示,去做一个四边类似于豆腐坊的四方的铁槽,四边带有把手,这样只要将热油倒进去,冷却之后,拿开四边的把手,切割就是方形,可以避免许多无用功。 二虎、三林又找了几个人去砍树,对于他们来说搭个棚子,也就是一下午的事情。 冉大壮叫来他十三岁的儿子冉小壮,先搭了几个一次性的小池子,就带着儿子跟着张老三去冷泉那边重新搭灶。 艾苞儿找人借来几口小锅,先将大锅的热油分配一下,大锅里只留一部分,池仇按事先摸索的比例放烧碱等材料,烧好一锅,舀出来后,又用不同的比例再烧一小锅,如此这般,整了四个比例的小锅,放在水池里冷却。 等冷却的差不多了,张老三回来对比一下,又试了试,确定了最合理的方案,对于残次品,池仇发布了一个消息:“洗衣服的,都可以来领一块肥皂。” 于是一下午,整条街的人都在洗衣服。南皂已经流行起来,并不算是一个新鲜物品,只不过太贵,旧镇的人用不起罢了,他们也不相信,这个破破烂烂的工坊能够生产出“南皂”。 比起像砖头一样的南皂,分到各家各户的肥皂都很小,尽管将信将疑,但人手一份,这种事情很好验证,不久大家都惊讶的发现,虽然手里的肥皂品质卖相都不好,但效果却相差不多,果然是很干净啊! 池仇心中不免感慨,亏的这个“神奇”的老头出现,否则这些事情只怕要忙七八天都未必弄好,关键是一旦弄错了,很多事情很难回头。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