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普救堂到旧镇有条旧路,沿着院墙之外的小道,坑洼不平,回来的时候走夜路,池仇和艾苞儿走的是官道,平整,却不得不先绕道城西。 既然约定了今日去发钱,池仇还不得不找商贩换了一些银币和铜板,折腾一下,差不多十点多了。 “池小友,你这是?” “老和尚是你呀。”许久没见同愚禅师了,今日见了池仇笑道:“去给旧镇的人发钱。” “阿弥陀佛!”同愚禅师心存善念,他在此处也住了几年,旧镇的情况自然知道些。 “老和尚你这是去哪里?” “前些日子阴雨绵绵,总得走动走动。”同愚禅师说道,其实池仇晓得,现在普救堂还不是普救寺,为了让寺庙重开,他少不得要上下奔走,也就是所谓的弘扬佛法。 现在宴湖,各路权贵都在汇集,就算是现在到的是冲着闾葱娘名头来的,那也是权贵,池仇走在街上都看到了好多新的家纹旗帜。 池仇笑呵呵整理将换来的铜币,一吊一吊的放进找来的背篓里,没有戳穿他。 “你去旧镇布施?”同愚禅师跟旧镇的打过交道,一些蝼蚁而已,老和尚开口,声音似乎带有指点:“池小友乐善好施,只不过旧镇乡民懒惰已久,心无佛道,如此一筐阿读物,不过是泥牛入海,还不如丢在水里,听个响!” 是人就有阶级,高低贵贱、长幼有序、前来后到不一而足,同愚禅师就算心怀天下也得分出个子丑寅卯来,旧镇乡民心无佛道其实就是毫无信仰,没有信仰的人可以救,但是远不如在他心中普救寺重开,弘扬佛法,让河间百姓感受佛法的普度来的重要。 同愚禅师的说法,池仇听得懂,按照世俗的说法就是:救急不救穷。 “我今天就让这些铜币,丢进去,响起无数个水花来。” “哦,有趣。”同愚禅师笑问:“如何丢?” 池仇做了个鬼脸:“天机不可泄露。” “恩虚,你来拿。老衲也去看看,池小友如何打水花的。” 恩虚就是那黑衣僧,皱着眉头,就将那背篓背上。 “这我来背就好了。”恩虚和尚干干瘪瘪的,年纪不比同愚小多少,这铜币一背篓,也不轻呢。 池仇伸手一挡,没有挡住,恩虚只一闪身,就到几丈之外,池仇摇摇头:好吧,你们这些妖怪,我以后可以名正言顺的不扶老人了。 “池哥儿,好像走错了,要从大门出去。”艾苞儿忙道。 同愚禅师见艾苞儿少妇风情,垂下眼睑:“这后院有一小门,正是去那旧镇的捷径。” 既然如此,池仇随着同愚禅师一同跟上,原来这旧镇本就是普救寺佃户的居所发展而来,自然会有联系,只是寺庙被毁,道路被荒草遮蔽,院墙破烂,一些旧镇无赖又常借此入内,偷取僧人的粮食,和尚们就自发的把院墙重新垒起来了。 于是大家齐往普救之北,开了角门,路上树林很多,浓浓杂草枯黄,算不险,就是走着难受,艾苞儿本来她脚就发软,亏的池仇小心牵着,这样走了大约有半顿饭久,才把这一段不到两三里长的地段走完,展目四望,旧镇的人大多聚在那里,三三两两,就连材哥似乎到了。 见到同愚禅师,材哥很有礼貌的拱拱手,就命人拿来椅子,既然能请动同愚禅师,材哥不免对池仇又高看一眼。 两人寒暄一番,就让池仇宣讲。 见正主来了,又带来一大筐铜钱,镇民们都走上前,似乎再走几步就能把手伸到背篓里,把钱拿走。这些人破破烂烂,说是乞丐也不为过。 池仇也不动,拿出今早写的一个清单,朗声说道:“会写字的,举个手。”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