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池仇对奇能异士也颇为钦佩:“果然是高手在民间呀。” “那棺材开了之后,我问到了一股子煤油味。” 池仇和宴菟儿都是眉头一皱,池仇更是问到:“当真?” 杨三儿蔑然道:“我这本领你是不知,小县主可是知道的,虽然那煤油味并不重,但棺椁封闭两年,骤然打开,总归是腐尸、恶臭百味齐全,若不是我鼻子厉害,旁人未必能闻得出这煤油味。” 宴菟儿疑窦丛生,杨三儿既然以此邀功,显然他也发觉这里面必有蹊跷,若说大火之中,有煤油助燃,不是不可能,但大火过后,少量的煤油必定烧尽,整个宅邸都烧光的大火,尸体除了焦炭味,居然还有煤油味?除非当时有大量煤油助燃。 “看来你有的忙了。”池仇脑中泛起一丝阴谋的闪念,拱手告别。 宴菟儿也收起轻视之心,领着杨三儿直奔敛房。 杨三儿见自己的话引起小县主瞩目,好生得意,此事姑且不提。 池仇在城衙,果然受到了城衙文书们的刁难,一个商家子弟居然使唤一个武家子弟做侍从,在他们眼中这是一种僭越,到不是说他们有多重视落魄武家,而是对商人出身的李远颇为轻视。 在宴湖实行的卿族制度,有些类似春秋晋国的六卿制,但却又完全不同,晋国是设三军,每军设将、佐各一名,依次为中军将、中军佐、上军将、上军佐、下军将、下军佐,其中中军将为正卿,执政晋国,六卿出将入相,掌管晋国军政大事,是中国最早的内阁制度。 而宴湖的城衙制度有些类似,城衙官吏大多出身一些名门,这些家族有些姓晏,是宴氏的旁系,有些是宴湖早期的一些勋贵,在他们眼中,兴许沛城李家的宗家还算勉强合格,李远这一支,即便他再努力,也不够资格坐上了城防营掌营的位置。 池仇却毫不在意,无非是多等等,多排排队,多被人以推皮球的方式踢来踢去,但总归该办的你还得办,最终一个小小的追逃令,跑了刑侦部、档案部、宗人部、最后到刑侦部,还是给办下来了,时间却花了两个时辰。 走出城衙,见将近黄昏,池仇突然有种无处可去的迷茫,界堂,既然不想让她们知晓自己受伤,不好回去;齐家小院,一声叹息,不去也罢;虎啸镇,现在太晚了,若要去虎啸镇追逃,一来身子未必受得了颠簸,二来去了也办不了事情。 还是金香园吧,起码飞烟还在那里,于是池仇顺势往敛房方向走去,锦局离城衙不算太远,现在宴菟儿想必还在那里解刨尸体吧。 来到敛房之外,池仇就闻到了淡淡的恶臭,鼻子里再无其他气味,这么看来,杨三儿能分辨出煤油味,果然是非常人。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