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对于武艺,作为好奇心,他也曾收罗了许多“江湖高手”“内功行家”。尤其是十年前,他招安了逃难到西域的汉族人,流民之中只要有一技之长,他都奉为上宾。 曾有“上宾”说武学分为凡人界、圣人界、仙人界,池仇表示“呵呵”不可置否,相信那位“上宾”也是在茶馆听说书听多了。 在真正的战场上,存活下来的“上宾”不会比服役十年老兵要多。阵亡比例相差无几,因为战死的大多是初出茅庐的新战士。 也有人说:武学分为三类六境,他还是认可的。 第一类正功:也就是阴阳相济;第二类外功;第三类,内功。 这三类武学所练之法各不相同,但修成之后,六境却是相通的。 凡人皆有氤氲之境,内有氤氲之气,谓之元氤,“仆於嵬崔之山,顿於窅冥之溪。”所谓上清下浊,其中为浑圆正气也。 武学分六境,除氤氲境外还有: 曈曚境:(tong meng):指初日渐明貌 日出很明亮的样子。 迤逦境(yǐ lǐ):曲折连绵。也有渐次、逐渐等意思。 骀荡境(dài dàng):舒缓荡漾的样子。 怙恃境(hù shì):指依靠;凭借。 阒然境(qù rán):寂静无声 倒不是池仇有意使用这么复杂的词汇,而是五岳大陆当下流行文化复兴,甚至有些复古了,武林人士在二百年前一次大聚集,确定了这武学六境。池仇曾旁敲侧击的打听过,也曾经看到过《射雕英雄传》和《神雕侠侣》五岳大陆的版本,郭靖大大的降龙十八掌相当于怙恃境高阶,而杨过大大的黯然销魂掌则被誉为最接近阒然境的武学。 池仇当时特别的“恨”那位同伴,为何用这么复杂的分类,难道不知道“同伴们”古文不好吗?其实后来才发现并不怨那位“同伴”,因为他的“原创”被执着复古的五岳人改版了。哎,这个世界的人们难道你们还没有一点“知识产权”和“尊重原创”的意识吗?在这点上需要好好学习“纵横”。 对此池仇也无可奈何。他的武学修为,不少上宾点评,最多到曈曚高阶,他很想用深不可测、略有所成、炉火纯青来归类,但没人理会呀,武功低微,江湖地位低下,话语权不够。 入乡随俗吧。 他当年的真身自小就不知道啥是武学,自然不会从小练习。 武艺倒是不错,骑术、射术尤其是耐饿能力绝对顶呱呱的。幸亏的世人皆有氤氲之境,凡人的强者都能到曈曚初境,加之自小的练习,在战场上依托同伴和兵甲的支持,十几个训练有素的甲士对付一个迤逦境的高手还是可以。 在池仇心目中,这些不过是一套说词,可有可无,反正他也用不上。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