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04章-《最后的三国2:兴魏》


    第(2/3)页

    说到指日可待时,孙权苍老的脸上洋溢着激动的色彩,也确实,他等这一天,几乎等了快五十年的时间,如何不令他为之激动。

    这时步骘上前道:“陛下,臣以为此时贸然出兵,并不妥当,此事还容从长计议才是。”

    步骘的话明显是给孙权的热情浇了一盆凉水,孙权有些不悦,但步骘身为丞相,乃百官之,终究是要给一些面子的,孙权沉声地道:“步爱卿有何忧虑,不妨直言。”

    步骘道:“陛下,王凌所提要求,过于苛刻,他名义上降吴,但实则却是继续把持淮南,做国中之国,此番借我东吴之兵击退司马懿,虚耗得是我东吴的兵马钱粮,换来的不过是一个虚名,如此为他人作嫁衣的之事,臣以为,还是不做的为好。”

    王凌的投降是有条件的,那就是要求世镇淮南,不光是王凌要做国中之国的淮南王,就连他的子孙,也要代代在淮南为王。

    在步骘看来,这一要求很难接受,王凌所付出的,只不过是改旗易帜这么简单的事,而东吴付出的,却是实实在在的兵马钱粮,而且打起仗来,肯定是会有伤亡的,用东吴将士的鲜血,来给王凌垫背,最终除了一个虚名,东吴一无所获,这样的买卖,很难用划算来形容,所以步骘建议孙权从长计议,不要草率地做决定。

    诸葛恪轻笑一声,道:“步丞相多虑了,王凌有他的想法,我们也有我们的考虑,现在的当务之急,是进军淮南,击退司马懿的进攻,至于得胜之后,我军未必就需要退出淮南,王凌能不能当成这个淮南王,还不是陛下说了算。”

    诸葛恪的用意很明显,那就是说一致对外的时候,不妨先答应王凌的要求,等到打败了司马懿的军队,回过头来再处理王凌的事,那时候吴军已经面进驻淮南,如何处置,则由孙权说了算。

    孙权闻言大喜,看来诸葛恪果然聪明过人,现在大敌当前,盘答应王凌的要求未尝不可,等到东吴军队进入淮南,木已成舟,撕不撕毁约定,那自然是孙权一句的事。

    当年为了得到荆州,孙权不惜悍然撕毁孙刘联盟之约,偷袭荆州,斩杀关羽,这种背信弃义的事,整个东吴都不以为耻,反而沾沾自喜,蜀国暗弱,最终也只能是忍气吞声讲和了。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