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一章 再忆父亲-《村里来了盗墓贼》
            
            
            
                
    第(2/3)页
    读书,是马三一生的痛!
    后来,马三结婚了,有了儿子,又有了女儿,都是极乖巧懂事的。供他们读书成了他最紧张,最幸福的事,耳畔的读书声,也有了不一样的味道。
    儿子刚去对面小学上学时,马三与媳妇山杏在家一有空,就仔细听那读书声,他们是想从这几百人的合唱中,分辨出自己儿子的声音。儿子声音大,噪门高,还真有几次让他们听到了。
    路过小学门口,马三禁不住往里瞧了瞧 。校园里没有一个人影,水泥浇筑的乒乓球案上晒着一些金黄色的玉米糁子,惹的几只灰喜鹊喳喳乱叫。
    这一定是那位老师的老家来了人,给送来了早玉米磨成新糁子。
    新玉米糁子是最好吃的,父亲活着的时候,就喜欢吃这口。每年在这个季节,母亲都会背着半袋新玉米糁子去煤矿上看望父亲。
    当然,每次母亲去时都会带上一个孩子,但自从他记事起,这个美事一直在哥哥与弟弟之间轮换,从来没有他的份。
    有一年母亲格外开恩,让他随自己一同去。
    一路上,他努力表现出乖巧,不敢给母亲添半点麻烦。在他的心里,仿佛如有这样,才能对得起母亲的恩赐。
    到了矿上,除了天是灰色,牙是白色以外,其他都是黑色,人,树,房子,地面,角角落落。
    在这黑色之中,父亲的身影特别高大,特别壮实。他将自己高高地举起来,又轻轻地放在自己肩膀上,脸上笑开了花。
    在矿上的吃的第一顿饭,就是玉米糁子。
    这是母亲特意给父亲熬的,很稠,用筷子一挑,就是一块疙瘩,裹上热油泼过咸菜,那真叫一个香。
    想到这,马三突然嘴馋了。他想吃这新玉米糁,而且是立即想吃。于是就加快了脚步,住自家店里赶去。
    马三知道,只要他说一声想吃什么,媳妇山杏就会马上去做,而且是用心去做,想着法儿做。这些年来,他这个卑贱的胃,被这位善良温顺的漂亮媳妇侍候得舒舒服服的。
    急匆匆到了店门口,马三却发现铁锁高挂,又摸了摸口袋,什么都没有,于是心里憋的那口气,一下子泄了。
    "唉!这都是过三十的人了,还馋嘴?"马三苦笑一声,心里叹息。
    到旁边的商店里赊了一包烟,又要了一个打火机,马三在自家店铺门前蹲了下来,心平气和地抽起了烟。
    在这袅袅的青烟之中,东边的日头慢慢升高,街上的人也渐渐多了起来。有几个熟人路过,主动与他打招呼:“出来了?”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