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一章 二女同侍一夫-《村里来了盗墓贼》
第(2/3)页
苗族老乡很激动,诚恳邀请他去村寨玩,家明答应了。
在村寨里,家明见到了美丽的莲玉和思玉,苗族少女特有的灵气在他的心里埋下了一粒种子,不久就开始生根发芽。
原来,那位苗族老乡就是莲玉和思玉父亲,是这个村寨的村长。
家明原以为这位村长真是邀请他去玩的,结果有数十名苗族同胞在那里排队,等他给理发。也多亏去时他多了一份学雷锋的心思,带上了那套理发工具,否则真不知道该如何吃人家的饭,喝人家的酒。
那一天,家明什么地方都没有去,除了吃饭喝酒,就是给老乡理发。当他们走时天色已经麻黑,胳膊已经酸痛,看着那些脑袋“轻松”的乡民热情地目送自己时,胸中一股豪气油然升起!
毛主席说:“农村是一个广阔的天地,在那里是可以大有可为的!”
果然如此。
后来因为借东西,找牛等原因,家明又去过两次,莲玉和思玉都在,虽没有说上几句话,眉目流转之间已有千言万语。
有些可笑的是,徐家明到此时都无法准确地辨认出,谁是姐姐思玉,谁又是妹妹莲玉,结果闹出许多洋相。
都是青年人,对未来都有美好的憧憬,对生活都是无限的热爱,所以很快,漂亮的两姐妹与家明成了无话不谈的朋友。
姐姐大气,妹妹乖巧,家明都喜欢。
都喜欢可以,但不能都爱,都娶。
大多数苗族都是一夫一妻制,而且婚姻自主程度较高。到了恋爱的年龄,各地的苗族青年都有以择偶为主要目的自由社交活动,如湘西的“会姑娘”,黔东南的“游方”,黔西北的“踩月亮”,黔中及一些西部苗族的“跳花”,广西融水的“坐妹”或“走寨”等。
在这些社交活动中,苗族青年男女可以三五成群地或者单独地、公开地或悄悄地对歌和交谈。值得称赞的是,几乎所有的苗族青年择偶都不太在乎对方财产和家境,更看重个人才华和品性。
在思玉与莲玉的眼中,知识青年徐家明不仅品性绝佳,才华也很出众。
那年春节,村子里各家各户的院门都贴着家明写的春联。那字写得远看行去流水,清新飘逸,近看苍劲有力、大气磅礴,这不是才华是什么?
那时上学的孩子不多,女孩子上学的则更少。如果不是村长父亲顾及国家普及教育的政策,思玉与莲玉也不可能将学上到了初中。
上学是一件好事,也不是一件好事。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