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九章 眼镜王蛇的传说-《村里来了盗墓贼》


    第(2/3)页

    倒是为何向同行下手,大家心知肚名,无非为了墓中财宝。

    “怪”是王蛇的第三个特征。

    王蛇的“怪”有三,第一怪,怪在吃上。王蛇喜欢吃生肉,特别是生的田鸡肉、长虫肉、麻雀肉和老鼠肉,就真眼镜王蛇的食物非常相似。第二怪,怪在行住坐卧上。不喜欢热闹,也不喜欢光线,隐蔽、阴凉和阴暗处是他最喜欢呆的地方。冬天时也偶尔晒一下太阳,但最是懒洋洋的。第三怪,怪在他的癖好。他喜欢棺材,喜欢在棺材里睡觉,更喜欢搂着美女在棺材里睡觉。

    “新”是王蛇最突出的特征。

    王蛇的“新”主要表现在他盗墓工具和手段上。什么洛阳铲、罗盘、风水点穴等统统被他扔到了一边,运用现代高科技是他的强项。比如遥感技术、爆破技术,钻探技术等,常常速度快,不留痕迹,当夜解决战斗。

    除了以四个特征以外,王蛇的其它信息都是模糊的,比如说祖籍、年龄、相貌、口音等等,甚至关于他到底是不是男性都有人怀疑。

    江湖上,关于王蛇出身的说法有很多,而且根据流传地域的不同而大相径庭。

    广西云南一带传言,王蛇是云南人,出生于苗家,自幼跟祖父上山打猎,得高人点化,走上挖墓盗宝之路。成年后因用情不专而受“情-蛊”之害,身体与精神均受损害,从此性格孤僻,荒诞不经。

    蛊术是一种神秘的巫术,既能治病救人,也可杀人于无形。

    蛊术当中最神秘的莫过于制“蛊”过程。传统的制法是将多种带有剧毒的毒虫如蛇蝎、蜈蚣等放进同一器物内,使其互相啮食、残杀,最后唯一存活的毒虫便是“蛊”。

    “蛊”的种类极多,有“蛇蛊”、“蝎蛊”、“猫鬼蛊”、“虫蛊”等。表面上看,“蛊”乃有形之物,实际了被认为是能飞游、变幻、发光,像鬼怪一样来去无踪的神秘之物,施“蛊”者可以利用遥控“蛊虫”,给施术对象带来各种疾病,甚至取其性命,这就是蛊术。

    “情-蛊”,又名“情花蛊”,是所有蛊术当中最特别的、也是最厉害的一种。

    相传“情-蛊”为我国苗族所特有,是由苗族女孩子以自己“心血”喂养十年而得,可下在饭菜中,也可下在服饰上,施术对象常常是自己的情郎。

    据说中了“情-蛊”的男人,如果不按时回到女孩身边,或与其他女人动情时,“情-蛊”蛊毒就会发作,犹如万箭穿心般痛苦。

    “情-蛊”蛊毒只有下“蛊”之人可以解。但是,女孩子一旦解了“情-蛊”,此生就不能再有第二个男人,否则就会遭到蛊毒的反噬。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