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9章 基础科学-《春风1991》
第(2/3)页
“花钱从外面购买技术其实不难,只要给足够的钱,很多企业都愿意出售前沿技术,但是如果要购买他们的基础试验数据,大多是不会答应的,因为这些是根本。韩国现代重工的lng船技术其实不是很完整,我之所以花那么大的代价要求他们共享,是看中了他们长达二十年的基础研究。有了这些试验数据,我们后续的研究就不是无根之末。”
解释了一番后,姚远提出请求,“省长,我有个不情之请,也算是春风科学院希望省里给予大力支持的一件事情。”
“你说,有什么要求尽管提。一个大项目接着一个大项目,不能光你们企业在行动,我们省府也要帮助解决问题,你尽管说。”张副省长挥了挥手说,这个时候才找回一省之长的感觉。
姚远微微点了点头,道,“我希望省里的研究机构拿出基础科学研究方面的相关数据与我们共享,国营研究所、国企研究所、高校以及驻本省的国家级研究机构,我什么都要。”
“作为交换,春风科学院可以拨出一笔款子来专门支持他们的研究工作。同时也非常欢迎彼此之间加强技术交流,在一些基础性研究成果方面,春风科学院也愿意拿出来对国内进行免费共享,我们放弃专利。”
这是他考虑了很久的一件事情。
目前国内的情况反映出来的现实是,很难获得专利使用费,国企带头抄袭的年代,别指望通过专利赚钱。不像二十年后,最看重专利、看重知识产权的恰恰是国企,因为他们有大量的专利技术。
当然,姚远对向国内免费共享的技术是有选择的,容易抄袭模仿的、晚几年也会出现的技术可以免费共享,高精尖类技术则必须建立专利堡垒,就算打官司打到2022年也要坚持下去。
在看到了春风科学院科研实力之后,张副省长并不把姚远的请求当成请求,反而认为这是春风科学院在为本省的科研实力进行的一种促进措施。
他很大方地挥手道,“钱就不必了,都是自己人,免费共享交流,就这么定了。”
姚远吓了一跳,连忙说,“这样不行,必须要用合同文件确定下来,春风科学院是一定要支付使用费的。省里能够协调卖给我们基础科研数据,其实是我们占了大便宜了。”
“既然你坚持那就按照你的意思来。”张副省长无所谓地说,他不认为那些基础科研数据比春风科学院的技术还要值钱,人家已经国际领先了。
身为过来人,又是科班出身的技术类企业家,姚远太清楚基础科研数据的价值了。比如大飞机计划,样机已经首飞了,都飞去高原进行试验了,结果下马,后来重新启动之后,又花了二十年才搞出样机来。以21世纪的技术研究能力居然还搞了二十年,让人很不解。
其根本原因就是当时的大量基础试验数据消失了,一切都要从头来过……
可悲可叹。
姚远郑重地说,“我已经组织法务部、知识产权部的人对此展开研究了,拿出细则来之后,詹成贵同志会代表春风科学院与省里进行谈判。”
这时,张副省长意识到这里面的情况可能不是自己想的那么简单了,皱眉说,“有必要搞这么复杂吗?”
“出于对科研人员劳动成果的尊重,非常有必要。”姚远严肃地说道。
他沉声说,“我们的基础科学研究所是建立最早的部门之一,但又是目前为止投入最大、进展最慢的部门。比如材料工艺,这是基础科学衍生出来的第一类应用科学。基础科学研究所在十年内可能都没办法产生效益,但却是必须要持续投入的一个重点研究所。”
这么说是为了让张副省长对基础科学研究的相关数据材料有一个更加清晰的认识,从而避免“因为历史原因当时对技术合作认识不足导致的国有资产流失”这种情况在未来出现。
张副省长沉思片刻,接过姚远递过来的烟,就着姚远的火点上抽了口,俯瞰着在飞速转圈圈的两台宝骏320轿车,缓缓沉声说道,“我们好好研究一下,不过你放心,这件事情是没问题的,就看具体怎样来操作。”
“我建议省里聘请第三方评估机构对涉及到的基础科研数据、技术进行评估,把这些东西量化,这样会清晰很多。”姚远像足了砍价往高了砍的顾客,热情地出谋划策。
张副省长苦笑着说,“小姚,企业家要都像你这样,华夏的经济发展是不用发愁的。”
一直插不上话的林副秘书长这时顺着这个话题说,“省里马上要评新长征突击手,小姚是在校大学生,应该还是团员吧?”
“预备党员。”姚远说。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