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老农和他的儿子听着胡岩的这番话大有道理。若如此做起来,地不用增加,也不多费多少劳力,几年下来,产量却可以增加很多。 老农的儿子却又道:“先生您是读书有见识的人!这法子想来不会差。老话说的好,好种出好苗,只是有点费功夫,有时候收庄稼就是跟老天抢时间。一旦变了天,来不及收回来,那一年都是白忙活!” 胡岩听他说的有道理,建议道:“这个,可以在决定收割之前,先从中挑选采摘一部分。忙不过来时,家中小孩也可以帮忙挑拣一些。老伯您带我去更好的那块地,我帮你看一看。” 老农也做不了太久弯腰的活计,就带着胡岩去看更好的那一块地。 胡岩到了那块地看了看,果然比前面一块长势更好些。想了一下,就给老农催个眠,让他在梦里看到这小书生请了人帮他采收。 囫囵一觉醒来,看到满满当当装了一大麻包,已经脱好了粒的麦种子。 老人家使劲揉揉眼,有些不敢置信。 “老伯您看到我刚请了两个人,帮你把长得好的麦穗挑出来先采收了。这些做明年的种粮是极好的!您家在哪里?我让这驴给您把这袋种粮驼回家里去!” 老农欢欢喜喜地在前面领路。回到家中,细心地把这些精选的种子晒了起来。又怕被鸟兽去吃,特意安排一个孩子在那看护。 路过的邻居们都很好奇,一问起缘故,老农也毫不隐瞒,很客气的说明了原委。 各家听说了,也都纷纷效仿。胡岩心里欢喜。暗想,都这样做起来,这天下也少了许多饥荒! 老农感激胡岩,就请他到家中做客,胡岩也不推辞。当晚就在老农家里歇了。 胡岩留在这个小镇上,帮了大家不少的忙。哪家农事忙不过来,他就去帮一帮。 让吕戒帮着拉驴车,收粮食。邻里们都纷纷请他吃饭。他都不推辞。 一天两天的,慢慢的和镇子里的老老少少,都熟悉了。 胡岩就说:“老乡,我虽然是一个读书的人,却无意于功名。我看你们这里孩子们也没有几家正经读书的。马上要农闲了,我闲来也无事,你们家孩子,若有想识字的,可以在闲着时,来这村头大槐树底下,我教他们认字。” 这里的人都信任他,小孩子们也爱亲近他。况且小孩子们无事在家也是白淘气,不如去认几个字,也长些见识。于是各家纷纷让小孩们过来听讲。 胡岩绝口不提应试科考的那些话,他只管教孩子们认字,传授一些生活技能上的知识。 尤其农田作物方面的。凭他的一些常识,尽量给孩子们科普农作物生长方面的知识。 义务教育时,谁还没学过自然、生物? 镇子里的木匠、铁匠,偶尔也过来请他画一画图纸。他就尽自自己所能,利用数学物理知识,把一些工具进行改进。 这种村头教学,理论联系实践。小孩子们一边学一边玩,又且实用,又贴近生活,小孩子们也喜欢。 晴天胡岩就在村口的老槐树底下讲课,阴雨天就各自回家。 镇子上的成年人,没事也会过来听讲。胡岩看慢慢人多起来,就弄了一块小黑板挂在槐树上。 从开始的二尺宽,因为人越来越多,就显得太小。被镇子里的木匠换了一个三倍大的。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