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现在都开始有人调侃他了,调侃他有眼无珠,错把珍珠当鱼目,当初白白放弃了这么好一门亲事,真是亏大发了...... 对此他一笑了之,可是心里能好受吗?能没有想法吗? 他心里也在滴血啊!偏偏还没法说...... 牛夫人与他同样的感慨郁闷,心里憋屈得不行。 身边嬷嬷见状,便善解人意的开解,说纪青青没见过银子似的,张口两千两一桌的席面,当别人的银子都是大风刮来的啊? 像她这种骄傲自大、目光短浅的,也就只能赚这一笔罢了,之后谁还会去上这个当啊。指不定多少人觉得不值得去找她算账呢...... 又说那茶场哪里是那么好办起来的?这会儿才刚开始,看着红红火火,可谁知道以后呢? 说不定明年,什么天灾人祸一来,可不就什么都没有了? 到时候,看他们哭去...... 牛夫人听了这些话,心情这才好了些。 然而还是空落落的,也就聊胜于无罢了。她有种预感,他们牛家已经比不上曾经被他们所鄙夷不屑的纪家三房了,并且再也不可能追得上纪家三房了。 而当到了某位乡绅老父亲做寿那日,纪青青带着坎儿、唐氏、迎夏一道去做菜,当那桌以贺寿为主题的菜肴上席时,主人家招呼寿星公与要紧的亲戚朋友入座之后,每一道菜都令人眼前一亮、入口更是惊喜连连。 就连原本嫌糟蹋钱对儿子颇为不满、存心想要找茬的寿星公也笑得合不拢嘴赞不绝口。 直说若是每天都能吃上这样的菜肴,给个神仙都不做啊! 所有人都非常赞同的连连点头表示同意。 纷纷认为,这一桌子菜两千两,值啊!太值了。 并且因为他贵啊,他独一无二啊,寿星公事后得意洋洋的向人夸耀了好长时日。 毕竟这种规格的寿宴,可不是谁都有资格尝得到的。 当场就有四人表示也想预定一桌。 纪青青委婉笑着说了一个月只预定三桌的规矩,并且最多只能提前预定三个月。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