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五十八章管理定位-《我的1982》
第(2/3)页
把忠信公司的高层派到那边去,派谁过去都不合适,人才是极大的瘸腿。
李忠信心中一直就觉得,无论是什么厂子,必须都要有忠信公司能够信得过的管理人员去进行管理,要不然的话,这种厂子开起来以后,也没有什么搞头。
不过呢!李忠信在这个时候决定先搞厂子的建设,厂子建设成功设备运抵之后,再考虑其他。
忠信公司的规模再不断地扩大,随之而来的,各式各样的人才也会不断涌现,只要他和王波两个人细心一些,或者是矬子里面拔大个,总有合适到那边做厂长的人才。
黑省这边的服装厂的效益都不是很好,只要他这边能够出一些高价钱,这些厂子当中的车间副主任和技术人才了,或者是厂子当中搞销售等其他的部门的副手领导了,这些人他觉得都能够请到忠信公司这边来。
**十年代或者是后世,李忠信都清楚一件事情,在东北这边,一个厂子或者是一个大型公司当中,一把手并没有太多能力,无论是业务方面,或者是其他的方面,都没有多少可取之处。
不过呢!这些人在利益交换或者是溜须拍马上有着一定的独到之处,要么就是背后有人,身后有着很深厚的背景,要不然的话,一把手这样的职位是轮不到这些人来做的。
而一个单位当中,拿车间主任和车间的副主任的职位来讲,车间主任不是下面所有工人推选上去的,那么,一般都不懂什么业务,他们懂得的就是胡乱指挥,外行人领导内行人。
他们最为在行的就是搞内斗,把工厂当中的工人分成几派,让这些人互相之间出现不信任感,在这些人当中收买几个人,把这些人心中的想法反馈到他们这边,然后他们在用针对性的事情打压不支持他们的人。
这些人慢慢地把钱和权抓到手中之后,整个车间就会被他所控制,到时候自然而然地就慢慢产生了一把手独裁的一种模式。
这种模式开启以后,基本上贪污**等各种各样的事情就会出现了。
而一个车间当中,往往是二把手或者是三把手是懂业务懂行的人,基本上所有的事情他们都清楚怎么回事。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