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4章 风雅会-《娇将》


    第(2/3)页

    虽然最后他还是赖在将军府没走,倒是收敛了一些。府中的人也将他视作异类,人人看着他都是绕行。

    栗蔚云是似懂非懂的,她只觉得廖九公子的琴音犹如雨后山谷空灵,能洗净人心,让人瞬间静下心来。

    琴声响起的刹那,整个奉贤楼都安静了下来,二楼三楼刚刚欢呼的姑娘们,此刻也噤若寒蝉。一副痴痴的模样看着主台上的人,不一会儿都听的如痴如醉,也不知道是真的听得懂听不懂。

    胥王妃萧氏应该也是其中之一吧?

    她们步行到奉贤楼门前,栗蔚云朝里面看去,楼中已经聚满了人,一楼的大堂,二楼三楼的楼台桌边都坐满了人。

    她浅笑了下,这话,以前胥王也对她说过,也带她来过这里。

    左右的屏风后面传来了一些年轻人对于这次风雅会的讨论,各执己见认为有谁可能在哪一项夺魁。

    “好,廖九公子弹的真好!”首先欢叫鼓掌起来的还是二楼的那几位姑娘,紧接着三楼的姑娘,随后才是那些在品评的才子们。

    忽然二楼侧面的一个位子响起了一阵尖叫声,竟是姑娘的声音。

    “是。”

    父亲因他太过狠毒,对他并不喜,那一次父亲震怒,又念他解救晖州一带遭受瘟疫荼害的百姓有功,便要将他送到将军府外的一所园子居住。那里人少安静,大家都乐的好。

    青囊虽不算将军府的人,但住在将军府两年,和将军府的关系不同。即便是将军府遇难没有牵连到他,但销儿也不该在他那儿。

    “你弹琴?舞剑倒是可以,只是奉贤楼今个没这项,你还是改天吧,等奉贤楼有舞剑会再来。”

    一曲终了,便是一阵点评之声。

    水珠对门旁的一个小厮道:“胥王府定的位子。”

    水珠笑着道:“听殿下说,今日这场不论时政策论,只是琴棋书画风雅之举。殿下说,我们姑娘家动刀动枪打打杀杀都没了柔肠,多接触接触这些诗琴书画,也养养心性。”

    是展二郎。

    “你不知道?”

    “王府中除了侍女婆子也没有什么女眷,你若是觉得闷想出去走走,我陪着你。”

    “这个倒是,廖三夫人曾经也是京城有名的才女,当年怎么就嫁给了廖三老爷,真是可惜了。”

    前世的记忆中,展二郎一直都没回京,如今却回来了。

    那时候销儿不过四五岁,虽然母亲吩咐过不许他接近青囊,他年纪小,前面听着后面就忘了,一次侍女疏忽,他乱跑跑到了青囊的小院子里,青囊正在对着面前桌子上瓶瓶罐罐的药发呆。

    “他来做什么?风雅会上舞刀弄枪吗?那今个还没有他对手的呢!”

    水珠却执意:“殿下让你随行入京,也不是要晾着你,就听我的吧。”

    此时已入十月,距离明年的大考也只有短短几个月,许多参加明年大考的读书人也都来京备考。

    “还不是因为亲事,不满展家的女儿,要退婚。”

    青囊素来无情无义,对人出手狠辣。刚到将军府的时候,有个小厮好心的进他厢房帮他整理药案,因挪动了他的药瓶,他竟然对小厮用毒,若非是她相劝,那小厮命都没了。

    “虽然没有一个好爹,但是人家有个好娘。”

    “果然,廖九公子一出手,其他人都不必再弹了。如此佳音,几人能出其右?”人群中有人高声道。

    “那也不是没人能出其右。”二楼忽然有人高声反驳。

    “今日的奉贤楼有风雅会,要不要去看一看。”水珠兴致颇浓的笑着道。

    坐了不一会儿,风雅会便开始了。

    奉贤楼门前车水马龙,街道略显拥堵,她们在远处便下了马车步行过去。

    特别是每三年一次的大考前后半年,是奉贤楼最热闹的时候。天下读书人聚集于此,说文论道,品评天下文章。

    一曲结束,余音绕梁,让人久久沉静在曲调的旋律中。

    栗蔚云坐下后,看了眼面前的茶壶,茶嘴处有热气冒出,点心干果之类都准备齐全。

    销儿从那以后见他就好似见鬼一样,害怕的直朝大人的身后躲。

    一个小厮端着热水过来,她刚净手,另一个小厮已经沏好了茶奉到跟前。

    “展二公子不是我们说你,你打鼓我们还能听听,弹琴?你一把不得把琴弦全扯断了?你可别丢人了。”

    “风沙迷了眼,现在没事了。”

    立即有人附和。

    栗蔚云听着他们说了好几个名字,却没有一个是她听说过的。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