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陆羽没有送他们去机场,揽着父母肩膀,跟他们说出去玩就尽情玩,开心最重要,千万别想着省钱。 父母笑着答应,也不知道有没有听到心里去,陆羽只好给阿伊莎单独发了条消息,说一路上住宿吃喝什么的,全都照最好的安排,不用考虑二老的意思,事情办得好,回头有奖金。 阿伊莎很快回复了个老板放心的表情,表示花钱嘛,这个她最在行,保准以前她不敢尝试的奢侈享受,通通给安排上,绝对不给陆羽省钱,一定要狠狠糟蹋他的钱。 陆羽表示你这个小姑娘真滴懂事,回头给你加鸡腿。 …… 送别父母,陆羽回到材料研究园,继续到各个研究小组学习。 而在陆羽沉心学习的时候,最新一期的《nature》杂志刊发,封面论文在国际科学界、尤其是生物基因学界,掀起了轩然大波。 封面标题“基因技术进入新时代?”,简短的介绍了碱基基因编辑技术极其应用范围。 能够有效控制脱氨酶蛋白的活性,在找到目标基因前,不会与之结合,这也就意味着,基因精准编辑将成为现实。 杂志编辑更是畅想这一技术应用到医学领域,诸多现目前束手无策的病症,都将在可以预见的未来得到治愈,人类医疗技术因此进入一个新时代。 并且评价这项技术,足以载入到人类发展史册,为人类文明的发展作出了不可忽视的贡献。 生物基因学领域的各大知名科学家,纷纷在社交媒体上盛赞,称这一技术,起码推动基因编辑技术进步至少二十年,还在互联网上积极探讨除医疗以外,其他领域的应用。 …… 因为涉及到普通人关心的医疗,这条新闻迅速扩散,发酵,被广泛讨论,几乎达到人尽皆知的地步。 经由此,一个此前别说在世界科学界,就算是在华夏科学界也默默无闻的名字,郑渠,一夜之间传遍海内外。 尤其是在国内,除了主要官媒,更是被无数自媒体夸张报道,差点没把郑渠和顶尖科技巨匠爱因斯坦等人比肩。 不过从某种程度上来讲,郑渠确实可以比肩。 如果这项技术成功从实验室走向医疗,无数困扰人类的各种疾病绝症,都将不再是难题。 从这方面而言,说他比肩那些科学巨匠,甚至超越,还真是一点也不算夸张。 ……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