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这一回解方澄在白雾中眯起眼睛,眼前依旧什么都看不见。 他遗憾地叹了口气,只能先返回去。 解方澄这一来一回也五六分钟,放在二楼众人眼里就跟出去上了个厕所似的,完全没有惊起任何波澜。 只有仉道安跟他对视了一眼。 “怎么样?” 解方澄也不瞒着他。 “外面还是白雾,看不清方向。不过白雾变稀了。” 白雾变稀了。 仉道安似乎想到什么,他刚要说话,那边找线索的几个玩家突然有人惊喜万分地喊了一声“我找到了”! 解方澄更关心仉道安能想到什么,这时候先拉了下他的袖子:“哎哎,你刚才是不是有了什么想法?说说看?” 仉道安摇了摇头:“只是个猜测,没有任何证据,出去之后先看看情况再说吧。” 他这么说,显然是自己都觉得这个猜测太倾向于“猜”,而不是推测。 解方澄对这种需要动脑子的事情没有什么积极性,仉道安这么说他就点头,一点儿不深究。 两人跟着一起凑到找到的线索面前。 那是一沓压在书房沙发下面,用来垫沙发脚的证书,原本硬皮的证书因为长期被垫在沙发下面而压出了深深的痕迹,证书外面包裹的报纸都破损了,摸上去潮湿冰冷,散发出一种霉味。 几人将报纸揭开,发现这厚厚一沓的证书不是见义勇为奖章就是献血证,均来自于同一个人。 邱建业。 这个普通的名字做了太多不普通的事。 救落水幼童、勇夺持刀抢劫犯凶器、抗洪救灾志愿者……跨越二十多年的奖章证明了他的勇敢无畏,一沓献血证中还夹杂着几张工资条以及捐赠证明和感谢信,有捐给失学儿童的,有捐给重病患儿的,还有一部分捐给了邱家村。只看这些捐赠和工资条,不难看出这位邱建业基本自己的所有积蓄都捐了出去,他自己明明也赚的不多。 “大善人啊。”有人感慨道。 确实。 只从这些证明上就能看出这位邱建业是个多么善良的好人,那么这一沓证书是谁的? “是副店长的。”仉道安摊开手里的项链。 一条已经变色的红绳拴着一个破旧的老式怀表,怀表外面的漆已经掉得差不多了,露出黑褐色的铁皮。 打开表盖,里面的玻璃表盘有细微的裂痕,但擦拭得很干净。 而在表盖上贴着一张崭新的照片,照片上,一个慈祥的老人怀里抱着个扎着双马尾的小女孩。 照片下面写着一行小字。 邱百花小朋友九岁生日快乐——邱建业,7月15。 邱建业,邱百花。 众人细细比对照片上的人的样子。 邱建业确实应对的是副店长的样子,至于照片上的小女孩…… “不太像啊。”有人嘀咕了一声。 就在这时,仉道安看着包裹证书的报纸,也有了新的发现。 “邱家村通路,贫困县是否摆脱贫困帽。” 新闻中别的倒不重要,只是那张照片中照到了不少村民。 齐蝉阳他们也是在一楼看过蜡像的,虽然大家的看不像仉道安似的,通过鞋子上的泥和老人身上衣服的牌子发现蛛丝马迹,只靠推断就推断出邱建业跟这些老人可能来自于同一个村子,普通玩家的“看”更多时候只是“我看看是不是能发现新线索”的看。 但大家就算没那么敏锐,此时看到报纸也能认出来。 “照片上的这几个人,好像跟一楼的几个蜡像长得一样啊!” 也就是说,邱家村的一些人被做成了蜡像?是副店长动的手吗?为什么?乡里乡亲的到底有多大的仇,才能做出这种事情来?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