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文斌,这一千万贯印刷完成后,下一批什么时候开始进行印刷。”李世民询问道。 萧文斌听到他的询问,回答道: “下一批还没有确定,这个要看流通情况,如果流通过快,那么就在立即启动下一批次的印刷。” 听到他的回答,李世民点了点头。 “文斌,你说这银票在整个大唐彻底流通起来大概需要多长时间?”戴胄询问道。 萧文斌:“这个我可没办法进行预测,这就要看百姓们的接受快慢了,如果快的话一年半载就可以,慢的的话,可能就是三五年甚至十来年了。” 听到他的回答,段纶出声道: “那有没有什么快的办法,现在朝廷对这铜的需求量越来越大,但是这大量的铜还流落在民间。” 萧文斌听到他的话,回答道: “这快还不简单,那就是只要朝廷发布一则公告出来,就说朝廷将打算逐步取消铜钱在民间的交易流通,并且给官员的俸禄也以银票进行发放,我想这就能加快不少。” “同时,我们官府也进行推广,百姓们为了不让自己遭受损失,我估计很快就进行兑换成这银票。” “我们去年国库总收入是多少?” 戴胄听到他的询问,将去年的总收入说了出来。 萧文斌听到他的回答,心里计算了一下,他们这边目前已经有差不多五千万贯,如果算上朝廷国库那边的,已经超过了一个亿。 按照大唐现有的人口,也就是说他们至少可以印刷总量在价值两亿万贯左右的银票。 “怎么,朝廷要打算推快这银票的流通吗?” 李世民听到他的询问,点了点头表示没错。 他也是长了见识的好吧,自然知道这银票和铜钱之间的优势。 而且确实如段纶说的那样,朝廷现在对铜的需求量确实是越来越大。 毕竟在这工业化进程当中,这铜铁需求量是最大的。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