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不敢不敢。” 李凡很不自然地讪笑着。 林清寒冷声一声,不满道:“是不敢,而不是不是没有,对吗?” “陛下,臣对您没有意见,只是您提出的要求有点太惊世骇俗了些。” 李凡急忙解释道:“纸钞这东西加印确实不难,但它的货币属性却也使加印纸钞成为了一把双刃剑。” “若是不加节制,一缺钱就印制纸钞,大夏商业和经济必将崩坏。” 李凡说得认真,但林清寒却只是一脸不满的看着他。 “李凡,你拒绝得倒是轻松,但你是户部的,又刚刚从北都回来,难道不知道我大夏的情况吗?” 林清寒冷声询问道:“我且问你,大夏有多少兵马?” “四十万兵马。” 李凡不假思索到道:“北疆原本十万大军,去年宋州溃败后只剩十万,重新招募了三十万新兵,一共四十万。” “那好,我大夏军饷每人每月五百文,四十万人需要多少军饷?” “每人每月五百,四十万人一个月就是20万贯,一年240万贯。” 李凡皱着眉,飞快地报出了结果。 “算上将士们的口粮和马草呢?” “四十万大军一个月要十万石的粮食。再加上边关路远,粮价偏高,加上马草,零七杂八算下来,一年大概要120万贯。” 林清寒点点头:“是啊,240万贯加上120万贯,光军费就360万贯铜钱。这还没算修筑城防,准备军备,还有制作火药。这三样往少了算也要一百万两。” “也就是说,光北疆那边,明年就需要投入460万两银子。” “陛下前阵子抄家不是抄了730万两银子吗?军费这不是够吗?” 李凡小声嘀咕着。 林清寒冷笑一声,意味深长道:“朕抄家抄了多少钱,你倒是知道得一清二楚。顺阳和李爱卿还真是无话不说啊!” 李凡面上一僵,不敢再说话。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