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又一名参政皮笑肉不笑道:“走私?那里有人走私?李大人何出此言啊?” “下官在这宋州城多少年了,从未听闻有有走私一事。李大人是不是弄错了?” “就是!李大人可别拿了个锤子就看哪里都有钉子。” 梁宗续也跟着附和道。 李凡微微皱眉,没想到自己这群官员居然公然说着谎话,连脸皮都不要了。忍不住默默在心中叹了口气。 想在这种困难模式下完成女帝的任务,看来自己任重而道远啊! 另一边,见手下人对李凡指责得差不多了,右布政使龚政这才笑着询问道: “是啊,李大人。您在抓人的时候,有没有想过自己可能抓错人了?” “没想过。” 李凡神色冷淡,将目光投向龚政:“请问您是?” “本官右布政使龚政。” 龚政一脸严肃道:“李大人,既然你没想过,那就由本官来告诉你。你在城外抓错人了!” “边关因为环境恶劣,战事频发,商贸不繁荣,的商人数量普遍要比金陵等地稀少。可以说边关百姓们生活所需的物资,都需要商人来捎带。” “可以说,骆百川是数一数二愿意往返边关与金陵,为这里将士百姓运送物资的商人!此人不仅经营的生意合法合规,还利用生意之便长期为边关兵卒将士捎带家书,抚慰内心,可谓是劳苦功高!” “你说他们是走私犯,不怕引起百姓和兵卒的怨恨,寒了宋州商人的心,让他们再也不来宋州吗?” “您到底知不知道您这次肆无忌惮的抓捕,造成的影响有多恶劣!” 龚政厉声质问着。 为边关将士运送物资? 好一个指鹿为马啊! 李凡嘴角抽搐,心中一阵无语。 当初抓了骆百川的商队后,乔瑞已经把检查结果告诉他了。 那些车上装的分明就是丝绸宣纸,还有一些无比昂贵奢侈的绣品。 果然,他的厚脸皮还是没修炼到家。至少睁着眼睛说瞎话的本事是和这些宋州官员比不了的。 就在这时,巡抚宁和真终于说了李凡入门以来的第一句话。 “李大人,本官和诸位同僚知道你抓商人,是出于好心。但立功心切难免会闹出笑话来。” 宁巡抚双眼满是嘲讽,继续道: “就好比这次,你因为没有明察秋毫,不分清来龙去脉就冤枉了一位为国为民的商人。要不是本官发现的早,绝对会酿成祸事。即便李大人功劳再大也难以堵住悠悠众口。到了那时,李大人悔之晚矣。”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