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十米! 五米! 三米! …… 最佳的落点,转瞬即逝! 所以此刻,陆羽全神贯注着,甚至连眼睛都不敢眨一次! 满脑子都是着陆,着陆,着陆! 肌肉,精神,还是意念,全都汇聚成了一点,不停地在半空中寻找着可供自己安身立命的地方! 整个人,既紧张又兴奋! 这种感觉,要比“飞黄”时,来得更为猛烈,更为夸张! 因为不管从哪个层面上讲,摩托车飞越都要比汽车飞越更为惊险,难度更大! 汽车飞越只需胆量,将车速加至一定速度靠惯性便可一跃而过,冲入对岸的软保护装置即可。 但摩托车飞越就不一样了,不仅需要运动员有胆量,还又要有技术! 当然了,像什么车身重量轻,上空气旋和风力影响,还都是次要的! 最关键的,难度最大的! 就是眼下,陆羽需要面对的——着陆! 没错,就是着陆! 摩托车飞越,与汽车飞越,最大的不同就是,摩托车需要硬着陆才行! 因为是外部驾驶,所以,绝不能采用软着陆方式! 什么叫软着陆? 陆羽的飞黄挑战,就是软着陆。 结局只要冲进保护措施即可,无需多做什么! 但硬着陆就不同了! 所谓的硬着陆,指的是驾驶者在落地后,还要行驶一段距离用作缓冲的着陆方式! 两者一比,孰难孰易,不用多解释,就一目了然了。 赛车飞跃时,因为驾驶员是躲在驾驶室内的,所以软着陆自然没什么问题。 只要处理得当,就不会对驾驶员产生太大的威胁。 但对于外部驾驶的摩托车飞越来说,驾驶员全部暴露在外,软着陆无疑是拿着鸡蛋碰石头啊…… 所以,绝不能软着陆…… 只能来硬的! 而硬着陆,就意味着驾驶员起飞速度既不能太快又不能太慢。 太慢会因为飞不够宽度,发生意外。 而太快则容易导致着陆时冲力过大,前后轮稍有偏斜即会着陆不稳,将人给甩出去。 从这里就可以看出,来硬的向来就不是一件容易事。 必须有超高的驾驶技术和驾驶装备,才能完成! 否则—— 结局。 不难预料! …… 半空中! 眨眼间的工夫。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