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魏成业继续问道。 高义也不客气,一边看着照片,一边分析道: “受害者肢体被锋利刀刃切割,且均在关节处下刀,一次成型。且肉被切割成两千块,体积均匀,每块在2——3CM大小,明显不是手术刀之类做的,大概率是锋利的菜刀。 从关节切口看,也不可能是砍骨刀,没这个必要。” “嗯。” 魏成业认同的点点头,没有打扰高义。 高义: “上面说了,凶手分尸手法采用一刀成型,说明他有多次解剖的经验,手法娴熟。 分尸两千块,说明他拥有足够的耐心和承受能力,同时体现了他解剖的承受力。” “最关键的一点,分尸明显采用的是开水放血,说明凶手有宰杀经验!” 有宰杀经验,内心,心理承受能力强,解剖经验丰富,拥有极强的反侦察意识,且对横桥路非常熟悉。 “能在这些信息中抽丝剥茧,分析出这些线索,你确实有点本事。” 见高义说完,魏成业眼中多了些许惊讶。 如果说从之前焚尸案等三起案件的汇报中,魏成业觉得高义是可塑之才。 那么此刻,听完高义的分析,魏成业觉得自己还是小看了对方的实力。 眼前这个年轻人,无论是观察力,敏锐度,分析能力都是顶尖的。 不夸张的说,绝不弱于吴文华那样的老刑侦。 “还有一点比较奇怪~” 然而,就在魏成业感慨之际,高义再次开口。 “嗯?”这话一出,魏成业眉头一挑,立马来了精神,笑着问道:“哪里奇怪?” “横桥路和淮大只是一街之隔,为什么一开始没有在淮大发现抛尸呢?”高义问道。 在横桥路,小桥巷附近陆续发现第六袋尸体的时间,和在淮大发现第一袋尸体,之间差了大概一个小时。 “……” 这一刻,魏成业显然被高义问的愣了一下,不过他并没有表态,而是示意高义:“说说你的想法。” “其实分析横桥路和淮大两处抛尸点,可以发现二者有明显的不同。” 高义也不客气,开始了他的极限分析: “首先,横桥路六处抛尸点全部选在垃圾桶或者垃圾堆,而且都是昨天白天被发现的。 也就是说,抛尸时间是晚上。 在这种情况下,如果昨天早上没有那场狂风暴雨,那些垃圾很可能已经被垃圾车拉走,最后被碾压销毁,彻底消失在大众视野。” “所以,这六处抛尸点凶手是经过精心安排,想要浑水摸鱼,悄无声息的处理掉尸体。 但是当他进行第二次抛尸的时候,却发现前六袋尸块被发现,他暴露了!” 这一刻,高义语不惊人死不休,侃侃而谈: “这也就能解释,为什么发现第六袋和第七袋尸体之间,间隔了一个小时! 因为在我们搜寻完横桥路包括淮大之后,又开始了第二遍搜寻,恰这时凶手准备第二次抛尸。 这个时间应该在晚上,凶手发现自己处于搜寻范围内,跑的话太明显,容易暴露,所以只能就近抛尸! 而淮大就处于横桥路一侧,无疑是最好的选择!” 也就是说,在警方开始第二次搜寻的时候,凶手在他们前面完成抛尸。 “凶手此时急于将装有尸体的袋子脱手,所以我们可以发现,抛尸的地点不再有规律,甚至非常随意。” 说到这里,高义看向魏成业: “目前没有更多的线索,无法做进一步分析。 所以只能分析出这些。” 高义似乎有些意犹未尽。 然而魏成业却陷入了沉默~ 只见他盯着高义,看了半分钟,方才有些不相信的问道:“你小子确定是刚刚才知道案件信息?” “是的。” 高义点头:“不过来的时候强哥跟我说了有这么一起案子。” “王队甚至都没告诉他加入对【碎尸案】的调查。” 韦强这时在一旁补充。 “哈哈哈~~” 魏成业听罢哈哈一笑:“好,好,好!高局要是知道你小子这么能耐,怕是能高兴坏了!” “倒也不至于。” 高义摆摆手,显得很平静。 “好!” 魏成业站起身,走到高义身边,拍了拍他的肩膀: “我看好你,好好干吧!” “我尽力而为。”高义点头。 “嗯,你……” 魏成业满意的点点头,便准备让高义二人去重案小组报道。 砰! 然而,没等魏成业说完,办公室的们突然被推开。 紧接着,就看吴文华快步进来,急声道: “魏队,水云巷发现头颅和尸块!”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