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郑文明友人-《大唐官》


    第(2/3)页

    碧笙叹口气,“夫君,天下大势在此了,连我这个女流之辈都看出来。”

    “女流之辈只能迎合,丈夫当为中流砥柱,绝不屈从!”

    碧笙偷笑起来,说高岳来和你谈道理了,他从扬州给你写了封信。

    这时候,郑絪看到妻子从书柜里拿出信来。

    高岳的想法、规划,还有对天下走向的目标,详详细细,原原本本地都写在信上,并对郑絪坦诚:这方案自己觉得是最优的,他连韦皋、杜佑等都没有告诉,正好你先前来私信痛骂我,我就借机向你倾诉我真实的想法,一切全在回信里,文明你同意也好,不同意也罢,我都会按照自己的目标,推动天下的车轮隆隆向前,通过这信我是来寻求志同道合的友人,对你,对陆九,对杜遵素、韩幼深皆是如此,还盼回复为至。

    月色下,桂树的香气弥漫在庭院里,郑絪背着手捏住长达高岳数千言的信件,来回长踱着,“最优解,最优解......”

    次日,中书门下宰相会食时,郑絪迟迟疑疑,心思不定地吃了几口菜后,就把食箸搁在青灰色陶瓷的小盅上,然后就出神,好像在犹豫着什么。

    其他三位宰相都呆了,这种情景对郑絪来说简直罕见,平日里他都是简迅有力,吃七分饱后就坐定消食的。

    “文明,是否有什么想法,不妨说出来,大家一同参详?”杜黄裳关切地询问。

    “关于安南都护的人选,到底是朝廷派遣出去,还是由杜佑幕府自己南选,这不单单是个简单的小争论,仆觉得如今国家朝堂,确实该到了‘定国是’的地步了。”这话从郑絪口中说出,众人不由得惊愕。

    其实郑絪心中在流泪,他觉得自己已被绑上了其他人的战车,渐行渐远,以后历史评论中,他还会不会是大唐的忠臣?

    定国是,就是要在剧烈变化的局势前,尽快继续革新体制,提出新的大政方针,来保持国家的政治力领导,不然这国家就真的有分崩离析的危险。

    “这非是为某人,乃是为了天下。”郑絪这样定论,“如不能尽早议定国是,一味被动消极,只求小康,那便是对元元众生的罪责。”

    说完这些后,郑絪反倒轻松起来。

    对此杜黄裳、陆贽和韩洄,都深表赞同。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