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八戒分行李-《大唐官》
第(2/3)页
因张熙熟悉长江的内情,高岳便喊他来问策。
“大尹,这帮人我是晓得的,既为山棚又为江贼。潮信时他们驾船四出,攻劫东南各郡商队,朝廷来围剿的话,他们便舍船登山,有时搞茶来卖,有时就在山野里耕田自持,互相结棚,成团成群,游离在王法和乡里之外。”
“那以前这群人为何没这么大声势呢?”
张熙叹口气,“韩晋公节镇京口时,镇海军光精锐牙兵便有万人,各个重甲劲弩,而采石等地又有强大镇兵和船队把守,各州还有八百到一千不等的团结子弟以备缓急,韩晋公在石头城增设江边烽堠,一旦有事,烽火直传千里外,战船须臾发至,故而淮南道、河南道和淮西等地的山棚和江贼,哪敢轻举妄动?各个怕韩晋公怕得要死,无不束手,又被晋公借机招安了不少,所以晋公在世时,船只无论是入淮水、汴水,还是沿大江往西去,都是高枕无忧的。可晋公一死......”
说起韩滉,高岳的眼眶也微红起来。
不管如何,朝廷就是缺乏韩滉这样强硬铁腕,能文能武的柱石!
现在他横死在宵小的手中,所以江淮大地上,那群盗匪们又从阴暗的巢穴里冒出来,在阳光下耀武扬威,公然杀人起来。
更糟的是,镇海军在削减后,不少没有出路的兵卒、船手乃至吏员,居然也化身为江贼,和蔡州方面沆瀣一气。
总之,这劫江贼在高岳的眼中,便是“盗匪、方镇、悍卒、商贾和土著地头蛇”诸多色彩混合的怪胎。
“这群劫江贼,背后靠山便是淮西镇的吴氏兄弟。”高岳判断得无错。
他先是把这事密奏给紫宸殿的皇帝。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