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边备有六失-《大唐官》
第(2/3)页
下面的话题,很自然地还是转移到“钱”这问题上。
因筑城要钱,练兵要钱,营田要钱,抵御西蕃、清剿党项,都要钱。
不过钱的问题如何解决?古人说得太对,无外乎两种办法,开源和节流。
而今天在小延英殿内,以得到高岳、李泌和贾耽默契支持的翰林学士陆贽,直接对皇帝说的,便是“节流”。
在社会财富总量,特别是唐两税法这种相对恒定的财政收入前,和开源相比,节流往往是最有效的使财政健康的办法。
陆贽首先说的节流办法,是在边地军备上的“罢防秋,复府兵”。
“陛下,国家自禄山构乱,肃宗中兴以来,撤边备以靖中邦,借外威以宁内难,於是吐蕃乘衅,吞噬无厌,回纥矜功,冯陵亦甚。中国不遑振旅,四十余年,使伤耗遗,竭力蚕织,西输贿币,北傥马资,尚不足塞其烦言,满其骄志。复又远徵士马,列戍疆陲,犹不能遏戡奔冲,止其侵侮。”陆贽率先的开场白,就是展现了副边事艰辛的图景,并声明绝不可信任西蕃所谓的“和平”,接着他顿了顿,站起身来,一手微微背在身后,一手稍指向殿中廊柱,用字正腔圆而又带着吴地口音的长安官话,宛若诵读般,强烈牵引着在场所有人的注意力。
接着陆贽走了数步,分析西蕃的强处:“逐水草为邑居,以射猎供饮茹,多马而尤便驰突,轻生而不耻败亡”,故而我中国不能与其“角力争驱,交锋原野之间,决命寻常之内”,而“修封疆,守要害,堑蹊隧,垒军营,谨禁防,明斥候,务农以足食,练卒以蓄威”这些才是我中国的所长,故而要以中国所长,去克西蕃之所短,而不能以中国所短,去对西蕃之所长。
于是皇帝就询问,陆九所言,朕深以为然,然则这番道理,四十年间朝廷的宰执、节帅大多也都知道,为何我唐还是败多胜少,疆域难保呢?特别是这次,虽则将士得胜立功,为什么还是让马重英逃脱呢?(然后皇帝要求,无论陆九回答什么,在场各位都不能泄露出去)
对这个问题,陆贽朗声答道,“因我唐边戎,积弊已久,臣贽计量,共有六失。”
“哪六失?”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