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让二又追三-《大唐官》


    第(2/3)页

    皇帝当即会意,心中想高三果然聪明,知道朕先前在组建三川、三南行营时,又让崔宁、段秀实、李晟光复京师,却独独不提马燧,当然是有深意的。

    这个策略是他和陆贽、郑絪事前商量出来的,看来并不能瞒过高岳。

    “让二,陛下先让卢杞(罢黜卢杞为凤州司马),又让张延赏(欲让张延赏为相而不得,妥协下来让大臣们共同推举的萧复为相);但可追三,哪三?一是河东马燧,二是出合川郡王去西川,三是......”

    说到“三”时,高岳面露犹豫的模样,满是难以启齿的表情。

    皇帝稍微环视四下,便请高岳详细谈谈,让李晟去西川是什么门道。

    “如今合川郡王为神策行营都统,如京师光复后出镇西川,一来可牵制西蕃,二来也方便陛下复建神策军啊!”

    这话一说,皇帝就醒悟过来。

    他刚刚继位时,曾成功让白志贞自神策军王驾鹤那里夺得兵权;而现在若让李晟在京师光复后继续把持神策军,这可真的不是件好事。

    所以李晟去西川后,恰好可腾笼换鸟,重新组织起完全忠于自己的神策军。

    “如何处事?”皇帝想要听具体的做法。

    高岳就建议皇帝,以后不妨组建两个神策军大营,以取代原本零散于西北各地的行营。

    “两个大营。”

    “一为奉天大营,或曰神策右行营,可五万人,为泾原、凤翔、山南西、灵武诸军后拒,主要应对西蕃,伺机光复河陇;一为汴州大营,或曰神策左行营,可三四万人,为汴宋、徐泗濠、山南东道、河阳等诸军后拒,主要监视河朔、东南、江淮、淄青各方镇,保护漕运。此外,陛下可于京城内组建三万新军,取代原本神策团结(此次长武师变,畿内的神策团结表现不佳,忠诚尤其有问题),称“后殿子弟”,此军内可镇守京师,外可配合神策左右行营,征讨四方——神策左右大行营,再加后殿子弟军,共十二万众,立军资库、军器监,是为天子六军武备俱全,逆贼不敢觊觎神器也。”

    “那么如何供军?”李适现在对全天下的财赋就靠着一条漕河的情况,是完全怕了,一旦这条漕河断了,整个帝国就立刻陷于休克状态。

    高岳就用手在地板上为皇帝指画:

    前杨炎为相时,推两税法,将天下财赋分为三品,即上供、留使和留州,那么上供部分,陛下不必再全行汴宋一条漕河,而是可行三条漕河路线。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