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六十五章朝堂无小事-《我的父亲是嘉靖》


    第(1/3)页

    两广的总兵官、镇远侯顾寰与提督两广军务的侍郎周延奏疏。

    很快就转到了京师。

    朝堂之上的大臣们,也都为此争论不休。

    主战派都是以兵部和工部为首的。

    而柔和派系,也不是不知道,占领安南的好处,只是目前来说,大明到处都在开工,也是在不断地调整变法之后,需要注意的施政方式。

    没有更多的精力,来管外面的风风雨雨。

    而一旦开战去占领的话,又是一笔巨大的开支不说,后续的官员任命,以及对当地的治理,都不是一时半会能够解决的了的。

    重要的是,自从嘉靖明里暗里的,想要对海对面的日本用兵,此时的大明也是在暗中积蓄实力的时候。

    如今打了安南。

    那么攻打日本的话,就得再次延后了。

    两线作战,大明不是办不到,而是太过于漫长的补给线,就能够在短时间内,拖得大明变法成效,再次降低。

    所有人都明白。

    一旦变法停滞不前,其中所蕴藏的负面情况,就会立刻爆发出来,到了那时,朝廷是想要继续变法,还是继续开疆拓土,就会陷入一个两难境地了。

    又添一岁严嵩,大有越活越年轻的架势。

    此时站在朝堂上可是意气风发得很。

    “安南小国,平它何须重兵,既然占领他国土地不行,扶持新王也不行,那么可不可以折中一下,一边扶持新王上位,我大明一边派遣军队驻军呢?驻军粮饷方面,安南也必须出总粮饷的七成,不知诸位觉得如何?”

    在嘉靖没有上朝的时候。

    主持朝会的就是内阁首辅。

    其他内阁次辅,以及各部尚书等同等级的官员们也就有了更自由的言论。

    “首辅大人,驻军是一定要有的,不过安南这个地方,在历朝历代的,可是都有过在中原式微的时候,窥探过中原的例子,虽然没有一次成功,可不得不防啊!”

    作为兵部侍郎,刚刚上任时间不久的丁汝夔,可没有忘记,如今大明想要请战的一些将士们。

    以前打仗,隔三岔五的就要来一次。

    死人多不说,还没多少好处,若不是为了保证自己以及家里人可以勉强地活着,没有谁去当兵。

    可现在不同了。

    各方面的福利都好得不行,却偏偏,连续几场大战下来。

    突然的茫然四顾。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