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即便是最后有问题。 也不过是损失一点银钱罢了。 朝廷赔得起。 裕王也赔得起。 见到了陆绎的沉默,朱载坖也觉得自己的想法,在这个时代,有些天真了一点。 毕竟,每一个时代,就该有每一个时代的做法。 步子迈得太大。 很容易搞得天怒人怨,最后还吃力不讨好。 现如今,做好自己的眼前事,就是最重要的。 就在嘉靖二十九年秋。 裕王入西安府。 有记载,官道两旁,百姓们夹道欢迎,文武百官出城十里地迎接。 给出来的那种待遇。 皇帝来了怕也只是如此了。 秋收已经结束,正是百姓们闲暇的时间。 朱载坖暗自盘算了一下,自己现在开工的话,可以在最短的两个月时间,把主要的工坊和工厂都建设起来。 而且第一个要建设的,也必须是六一神泥的工厂。 “接下来,就看你如何复制京城的所有产业了。” 朱载坖又一次做起了甩手掌柜。 陆绎领命。 实际上,若是刘敬堂来的话,会更加的娴熟。 可惜的是,在京城必须留下一位老成持重的人,守着那些产业。 而随着朱载坖的工厂动工修建。 就有不远千里的商人们,闻着钱味儿来到了西安府。 乐得当地官府,嘴巴都快要合不拢了。 有了大量银子的注入。 整个西安府,乃至于陕西周围,都有了很大的起色。 某些地方,已经有成村的青壮年,来到西安府找饭吃。 转眼,就是一年过去。 到了嘉靖三十年。 三月十六日,命已故安南都统使莫福海嫡子莫宏瀷承袭父职。 四月,官道依旧在修建。 朱载壡和朱载圳,以及朱载坖三兄弟们的信件,都没有停下来过。 各自述说着自己的见闻。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