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六十三章记得经常来信-《我的父亲是嘉靖》


    第(1/3)页

    嘉靖二十九年,夏。

    经朝堂商议,太子和三皇子需各自前往福建,云贵等地,监督当地的变法情况。

    变法一旦开始,也进入了良性循环,就不可能停得下来。

    而监督变法,就成了最重要的一个环节。

    之前是嘉靖在绍兴府盯着。

    等到一切都步入了正轨,才乘船回京。

    更远处的福建,以及云贵,就要另外派人前去了。

    目前,能够让嘉靖信任的,也只有自己的三个儿子,由于年纪小,还很聪明,在许多地方的作用,可要比他派遣大臣们,有用得多。

    京师外面的官道上。

    岔路口。

    两辆车队,分别向着两个方向。

    “没想到,咱们回京之后,时间不长,身上的伤势也刚刚好,就要再次离京了,而且这一次还是奉了圣旨。”

    出去确实好玩。

    可也太累,身边有一个熟悉的人同行,还能够说得上话,并不怎么难熬。

    然而,把游玩的事情,当做了工作来做。

    就没有那么高的兴致了。

    朱载壡苦笑着说道。

    尽管在回来的时候,心中也已经有了各种猜想,可结果成真,还是一人独行,往后可得自己一个人做主了。

    “谁说不是呢,可惜的是,二哥先走了一步,往后再想相见,又不知道是何年何月?”

    朱载圳他们回来的时候,之所以乘船,其中的饿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猜到了父皇下一步将要做的事情。

    想着回来的速度快一点,还能够见到二哥一面。

    可惜,父皇完全不给他们机会。

    其中有着怎样的原因和考量,他们暂时还不懂。

    问了许多人,也都没有说得明白的。

    “多余的话,也不要说了,二弟给咱们每个人准备了十万两银子,还有各种救急的药物各两箱,算上咱们自己产业的收益,也足够路上开销了。”

    朱载壡作为大哥,本来应该考虑得更加全面一点。

    可到了最后,还是自己的这位二弟,把所有的事情都打理得井井有条。

    “现在咱们要各奔东西,大哥,你说就实在话,之前在裕王府,是不是你暗中做的手脚,才让二哥不得已留了下来?”

    将要离开的时候,朱载圳总算是问出了,一直憋在心里的话。

    当时的情况,看起来是个意外。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