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五十四章新的信件写法-《我的父亲是嘉靖》


    第(2/3)页

    企图对一群大字不识一个的将士们讲一些家国天下的道理,首先人家得识字才行啊。

    为此,大明四卫,每一个重启之后,最重要也最艰难的地方,反而是请一些教书先生们,给所有人教授一些读书识字的本领。

    事实证明,成年人想要学会识字,要比大多数的小孩子,苦难得多。

    “无难处就很好。”

    嘉靖也明白其中的道理。

    以前就是因为大明缺少粮饷,才会导致文臣武将之间,多有矛盾。

    现在让自己的儿子接手此事,算是他走对的一步棋子。

    他经常会看到,大明的税收,不断地增长,却又心疼的,眼睁睁地看着,那么多的银子跟着花出去。

    那些巨额的数目。

    在此前是真的不敢想的。

    一开始的时候,见到这些银子的消失不见,好几天都睡不着觉。

    后来嘛?

    后来也就习惯了。

    财大气粗的同时,也似乎对银子这种财物,没啥多大的心理波动。

    不管多寡,似乎也就那样。

    反而开始关心起,百姓们一年最少赚取多少钱财,这些钱财,够不够一家人生活之类的问题。

    “那就好,我大明的沿海太长,只有水军的话,难免会有所疏漏。”

    紧接着,嘉靖勉励了几句,君臣两人,又开始闲聊了一些其他的内容。

    船外波光粼粼。

    黑沉沉的,令人望而生畏。

    聊着聊着,就说到了戚继光的身上。

    “朕已经给这小子,下了诏令,到现在都还没有回话,他是从你手中挑选出来的将领,不知你对此人,有何见解?”

    胡宗宪无语。

    这分明是你和裕王之间的父子局,为何一定要问一个外人?

    但是他还在京师的时候,可就被裕王一道军令给招进了军学院,学习一些最新的兵法,熟悉一些大明最新的火器。

    皇上的诏令内容,并没有瞒着人。

    可这份诏令,是给错了人啊!

    若是给戚继光的话,早就见到真人了,可你给了裕王,皇上还难道不知道自己儿子什么样子?

    人才可都是在往自己身边拉。

    哪会轻易地送出去。

    有时候,胡宗宪都怀疑,如今的嘉靖皇帝,对于几个儿子,实在是太纵容了一些。

    太子作为监国,跑了不说,连一份下令回来的申斥诏书都没有。

    反而默认了,没有来得及跑路的裕王来监国。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