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二十九章人才济济啊-《我的父亲是嘉靖》
            
            
            
                
    第(2/3)页
    好悬,俞大猷心理总算踏实了下来。
    新食物而已,没啥大不了的。
    对他来说,只要水军稳定,那么沿海就会风平浪静,这个才是关键。
    他还想着,有朝一日带领着战舰打出去呢。
    经过了和佩雷拉等人的交流,明里暗里可是知道的不少隐秘的消息,而这些消息,也已经被他们秘密的写成密信,送到了皇上的手中。
    外面的天地何其广阔。
    更有着肥沃的土地,丰富的矿藏,即便是大明的百姓们再多,也不会像以前一样,无地可耕,最后导致兵灾四起。
    这片土地上的劫难已经够多了。
    没道理在他们的手中,继续多下去。
    相比起来,郑若曾的想法就很复杂了。
    新食物他是有所耳闻的。
    据说产量会让大明的百姓们,不再忍饥挨饿,单凭这一点,就是绝无仅有的祥瑞。
    比什么麒麟,龙凤更加实际的祥瑞,只可以他人在外面,并不在京师,不然得好好的找个机会,拖点人情,去见识一番。
    “这么说,佩雷拉等人还是有些好东西的?”
    郑若曾喃喃自语。
    他们一直都把所有的事情,放在了人的身上,若不是这一次裕王府有人来做了一次提醒,还真就没有从其他的方向,来看待这一次开海的价值。
    银子很重要,可对大明来说,食物同样很重要。
    “外人本官信不过,还得让汪直等人,稳定了航道之后,派遣自己人才是正途。”
    俞大猷是从军队方面看待问题的。
    像那些商人们,大多数只会追逐利益,可以让大明富起来,可不能让大明强大起来。
    “已经有僧侣们出海了,应该很快有好消息传来。”
    郑若曾简单地辩解了一句。
    “哼!那些和尚们有几个是好东西的?就是被吹嘘得很玄乎的玄奘法师,去了一趟西天,也只带回来了一些经文,除了愚弄一下百姓和官员们有点用处之外,还有什么?”
    俞大猷不屑地说道。
    本来他还对这些和尚们很有好感的,在他没有做将军之前,不少人在说,少林寺的和尚们,武艺有多么的了得。
    还打算挑个时间,去拜访一下。
    事实上,在原本的历史轨迹当中,俞大猷确实是拜访而来少林寺,莆田的。
    而且也确实有僧兵下山,联手官兵剿灭了不少的海盗。
    不过,因为出现了历史偏差,这一步俞大猷还没有立刻行动,就成了大明最大的一支水军将军。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