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一十一章从现在开始学会闭嘴-《我的父亲是嘉靖》


    第(1/3)页

    陆绎有点想不通。

    都知道,随着大明的繁荣,土地上的产出,已经在渐渐的开始减少了。

    囤积土地,虽然还有利润,但绝对没有开办工厂来得多。

    许多士绅们,已经在慢慢地趁着土地,还在高价的时候,少量地出手了。

    不过,依旧难以抵挡那些失去过土地人的热情。

    或许在不久的将来,少量的土地,种植起来之后,恐怕花费的时间和精力,都不够回本了。

    让人帮着耕种,都有可能给人家出钱才行。

    荒芜也不过是一两代人的问题。

    有了更快速赚钱的工作,又有多少后来的年轻人会去面朝黄土,背朝天地去种庄稼呢?

    若是朱载坖知道陆绎心中的想法。

    恐怕会大吃一惊。

    对于时代的发展,看得这么透彻的人,居然就在自己的身边。

    “这么多人?有没有说清楚,过去了之后,可是很苦的,不但冷,还最多只能收获一季粮食。”

    朱载坖对于迁移百姓的问题,都是要讲明白的。

    不然这些人到了辽东之后,突然发现和自己想象中的差距很大,觉得自己受骗了。

    那么民心不稳当。

    辽东也就算不上稳定。

    “都说清楚了,就连会出现的危险,也都挨个地给说了一遍,殿下,你是没有看到出辽东的登记现场,人山人海,就像是去了辽东,就能够捡到金子一样。”

    说起此事,陆绎就了解得很多了。

    “本来还有一些世家大族想要去关外的,不过被户部的人给拦下了。”

    “为何拦下?”

    朱载坖疑惑地问道。

    有大族迁去关外,那么当地留下的资源就会很多。

    只要分配得当,还是可以缓解一下当地矛盾的。

    不是好事吗?

    “据说会挤占百姓们的生存土地。”

    陆绎回忆了一下说道。

    “还有呢?”

    “没了,这一种可能还不够?”

    “说的什么屁话,外面那么多的土地,一个大族能够占领多少?即便是按照上千户人家来计算,也才九牛一毛。”

    朱载坖还想要激发一下大明子民的开拓精神呢。

    才刚开始,就怕这怕那。

    往后来到了大航海时代,外面那么多的岛屿和无主之地,是不是许多人连看都懒得看上一眼?

    “呃!”
    第(1/3)页